香港真光中學
香港真光中學

香港大坑道50號

以基督博愛精神為典範,實施全人教育,履行「爾乃世之光」的使命。為兒童提供愉快及富啟發性的學習,引導兒童樂於學習,敢於創新。並設計多元化的課內、外活動,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六育有均衡發展。

Kindergarten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李正儀女士
校長 楊凱琪女士
學校類別 非牟利
創校年份 1935
註冊課室數目 6
戶外遊戲場地
室內遊戲場地
音樂室
其他特別室 / 場地 活動室、閱讀室、體藝室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李正儀博士
校長 許端蓉女士
資助種類 私立
授課時間 上午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香港真光中學校董會
宗教 基督教
創校年份 1872
校訓 爾乃世之光
學校佔地面積 約 10,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70"
學生會會費 "$12"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310 非標準項目收費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2
全校教師總人數 65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4%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69%
特殊教育培訓 52%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15%
5-9年 11%
10年或以上 74%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宗教教育、生活教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英語話劇、英語文學、數學、科學(中一至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歷史、地理、普通電腦、生活與社會、視覺藝術、家政、音樂、體育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宗教教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地理、化學、物理、生物、電腦與資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經濟、歷史、音樂、數學科延伸單元一和二、藝術發展、體育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語文政策 本校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宗教教育及生活教育科外,所有科目均以英語授課。學校除英語外,亦著重中文及普通話的訓練,通過外籍英語教師計劃、英語中心、中文閱讀計劃、英文跨課程閱讀計劃、話劇課程、朗誦比賽、英語週、普通話週、遊學團等,幫助學生掌握「兩文三語」。
學習和教學策略 著重發揚創造建設、愛群服務、克己犧牲及力求完善的真光傳統精神;亦以「教育即生活」為信念,務求以均衡的課程和多元化的課內活動,讓學生在德、智、體、美、群、靈六育有均衡的發展。初、高中學生分別修讀十七和十科,各科著重訓練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並透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成為一個主動的學習者。作為一間以英文為主要授課語言的中學,我們每年均採取各樣的措施和推動各項的活動,如聘請外籍老師、設立讓同學自學的英語中心,還設有英語話劇課、英國文學課、跨課程閱讀計劃、英語學科活動等,加強學校的英語語境。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高中學生在十三個選修科目中按興趣和能力,選修三個科目。中、英和數學進行分組上課,每組約25人。<br>2. 課程重點:本校初中中文科著重探究式學習,發展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英文科中一至中三的校本英語話劇和英語文學課程,著重訓練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創作力、自信心和藝術欣賞能力。另外,高中校本「藝術發展」課程,更提供學生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培養學生在話劇、音樂、藝術和電影欣賞的興趣和能力。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核心課程:中文、英文、數學分組上課,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可得到老師更有效的照顧和指導。各科教師根據學生實際需要而調適課程和評估的實施方式,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機會給每一個學生。另外,各主要科目設有課後增潤和資優課程,優化學生學習。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及成績稍遜的學生提供下列支援措施:<br>1. 成立共融教育組。<br>2. 安排特別考室進行統測及考試。<br>3. 定時舉辦社交訓練小組,為社交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指導和訓練。<br>4. 為有言語障礙的學生購買「言語治療服務」,提供定期的個別言語訓練。<br>5. 向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學習和測考調適。<br>6. 邀請專業人士為教師提供培訓。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提供校本初中中國歷史課程。
家校合作 本校與家長一直保持密切的聯繫,如各級定期舉行「家長日」,讓家長了解學生的表現和學校的最新發展;家長亦積極參加學校一些重要的活動,如畢業禮、頒獎日、中一開社成立典禮、運動會、水運會等;而學校社工每年舉行多次專題講座,幫助家長了解青少年文化,以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另外,「家長教師會」非常積極推動家校合作,每年聖誕節的慈善獻金和校慶遊藝會都是由家長發動的,籌集的資金用於支持慈善機構、福音機構和學校裡有需要的學生;家教會更定期募集家長義工,舉辦家長茶座、手工藝及美食工作坊、爸爸親子露營及舊書代售等,積極參與和支持學校的各項發展。
校風 「真光」的辦學基石是由一位自北美的年輕女宣教士 — 那夏理女士(1844-1924)所奠下,她肩負著向中國人傳福音的使命,遠渡重洋抵達廣州,開辦南中國第一批女子中學;香港真光中學秉承了校祖的宣教心志,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基督教教育,以聖經真理教導和建立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在和諧的校園氣氛中,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活動導師都是學生們成長的同路人,藉著適切的情緒輔導和學習指導,我們致力培育學生具有愛己愛人、忠誠盡責、慎思明辨、多才多藝、敢於創新、犧牲服務等真光女兒的特質。
學校發展計劃 2021-2024學校發展計劃有以下兩方面:<br>1. IN:好學、主動、創新(Inquisitive,Initiative,Innovative)<br>學與教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建構知識及發揮創意的機會,培養學生成為好學、主動、創新的學習者。<br>2. SET:協同、同理心、堅韌(Synergy,Empathy,Tenacity)<br>鼓勵學生以同理心體察社群的需要,與同儕協作並肩,從構思、規劃、行動到檢視、調整;讓學生在群策群力中經歷嘗試、挫敗和成功,鍛鍊堅韌的意志。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教師發展及培訓小組為教師提供進修及培訓資源,並按照教師需要及教育新趨勢,策劃有關的專業發展活動。
全方位學習 為了讓同學體驗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各學科藉本地資源進行實地教學,如初中同學進行文物保育、環境問題等探究;高中同學進行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城市等考察。長假期學校會舉辦境外遊學和交流活動,如中國北京考察交流團、英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遊學團等。試後活動更舉辦全方位活動,讓學生在真切情境和實際環境中學習,獲得一般在課堂上難以體會的經驗。另外,我們提供學術、藝術、音樂、體育、制服團隊等六十多項課外活動,同學能從活動中建構知識,並能盡然發揮才藝。

Primary School Profile

學校資料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李正儀博士
校長 戴詠賢博士
資助種類 私立
授課時間 上午
學生性別 男女
教學語言 中文
辦學團體 香港真光中學校董會
宗教 基督教
創校年份 1872
校訓 爾乃世之光
學校佔地面積 約 30,000 平方米

一條龍 / 直屬 / 聯繫中學

聯繫中學 香港真光中學

學校全年收費

學費 "$60000 分10期繳交"
堂費 -
家長教師會會費 "$7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 書簿、視藝用品費用等。

教師資料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全校教師總人數 43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100%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35%
特殊教育培訓 0%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42%
5-9年 12%
10年或以上 46%

班級結構

小一班數 5
小二班數 6
小三班數 3
小四班數 3
小五班數 4
小六班數 3
總數 24

學校設施

課室數目 28
禮堂數目 1
操場數目 1
圖書館數目 1
特別室 室內游泳池、活動室、多媒體室、音樂室、圖書館、家長閣、校園電視台、體育館、體能室、田徑場、射箭場。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魚菜共生園地、閱讀花廊、常識科室及視覺藝術室。

教學模式

班級教學模式 數學科:設輔導組、精英培訓組及朋輩輔導計劃。中、英文科設輔導組。
班級結構備註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2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2
多元學習評估 電子教學(高年級)加強輔導教學計劃:<br>中文科、數學科及英文科:設輔導組。<br>視藝科及體育科:設評估報告。
分班安排 混合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