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本校致力培育學生的語文能力。<br>1. 各級的數學(S1-S6)及科學科(S1-S2)均以英語授課。<br>2. 為提升學與教效能,中文科及英文科調低每班學生人數,藉此加強老師給予學生的支援。<br>3. 初中數學、科學均以英語授課,另外,部分班別於科學探究、地理、歷史、基本商業以及電腦科技及生活教育等科目以英語授課。<br>4. 高中學生可選擇以英文或中文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選修科。<br>5. 本校聘請三位外藉英語教師,加強英語學習語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重視培育學生的共通能力,尤其創造力、明辨性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等,協助學生建立清晰的學習目標及策略。本校亦重點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能力,加強培訓學生定立目標和摘錄筆記的技能。中一至中五級已實施校本「自擕裝置」(BYOD)政策,讓學生實踐自主學習精神,此政策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校亦積極發展跨領域協作,培育學生掌握二十一世紀技能和共通能力。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高中學生除核心科目外,可選3個選修科(3X),修讀3X的同學同時可兼讀數學延伸單元M1或M2。<br>2. 課程重點:本校中一至中二設生命教育科,協助學生訂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教導他們自我管理。中一思維教育科讓學生掌握不同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策略。中二專題研習科則協助學生建立求知求真的研習態度和基本研習技巧。六年一貫的宗教教育科讓學生認識聖經真理及基督信仰,培育他們正確的價值觀。而中一至中三級設電腦科技與生活教育科,教授3D打印技術、電腦設計及工藝技巧,以配合STEAM教育及啟發學生創造力。除此以外,本科設烹飪及縫紉課程,以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設立「資優教育組」、「延伸學習組」及「學生支援組」,訂立完善的校本拔尖補底政策。為加強照顧學生的多樣性,本校的中文科和英文科按能力分班,讓同學得到適切的學習支援。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運用學習支援津貼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融入校園生活。本校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校長(學生事務)、副校長(學與教)、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教育心理學家、教師、輔導員及教學助理。駐校言語治療師協助學生改善理解和表達能力。本校的心理學家亦為有需要的學生進行評估,調適學習、家課和測考安排,並為有需要的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在情緒支援方面,除了個別輔導外,本校亦為有需要的學生定期舉辦社交訓練小組,讓學生透過有趣的體驗來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提升社交能力。此外,亦增設臨床心理服務以支援輔導個案,照顧有情緒需要的同學。學校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與家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本校設有家長教師會,由家長及教師組成常委會,籌劃活動。家長除了擔任家長校董、參與學校管理外,亦會擔任義工及學生的生命師傅,支持學校舉辦的活動。學校定期舉辦家長日、家長晚會、學生成長匯報及優秀學生嘉許禮,並開辦一系列基督教親職教育工作坊,以加強家校溝通,攜手協助學生的整全成長,亦讓校長和家長藉著信仰分享和祈禱,一起守望慕德中學的孩子們。 |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教風嚴謹、學風積極,並以聖經真理和價值作為教育的基礎,為學生提供全人的教育課程,以「共建關愛文化;拓展尚學社群」作為學生培育的方向。<br>在關愛文化方面,班級經營組每年舉辦「休整日」、「同樂日」、「為高三打氣」、「成長樹」等,配合雙班主任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照顧。另外,宗教組、公民及價值教育組、課外活動組、輔導組、升學及生涯規劃指導組悉心籌辦的成長活動,如:學生團契、成長營及成長匯報、全方位學習日、時裝表演、天才匯演等,構建學生的追夢舞台,啟發潛能,幫助他們追求卓越成就,綻放生命色彩。過程中,老師總會給予欣賞、鞭策與鼓勵,陪伴他們啟航尋夢。本校多次獲基督教家庭服務處頒發『關愛校園榮譽獎』及青年協會頒發為「有心學校」,並曾獲生命教育基金會頒發「最傑出組別學校」獎。<br><br>在尚學社群方面,老師團隊以身作則,透過建立不同科目的「教研學習圈」,以及參與教育局或大學的學校課程優化計劃,促進教學交流,建立專業學習社群,累積並承傳有效的學與教策略。另外,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訂立學習目標、培養學習習慣、記錄學習痕跡、提升學習興趣,努力成為自主學習者。學校亦積極發展跨領域協作學習,培育學生創新精神、明辨慎思、溝通技巧及協作能力,讓學生更好裝備自己,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
學校發展計劃 |
本校未來發展的三個主題:<br>1. 「宏揚主愛、追求豐盛」:<br>以聖經真理和價值觀作為教育基礎,向學生宣揚福音,並培育學生勤學進德、美善純真的良好品格。<br>2. 「關愛同行、啓航尋夢」:<br>締造師生的共同回憶,深化校園的關愛文化,讓學生勇敢地跨越挑戰,追尋夢想。<br>3. 「創知展能、力爭卓越」:<br>以多元化學習經歷,培育學生探索與創知的精神,促進自主學習,讓學生發展所長,追求卓越。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定期舉辦知識管理及教職員專業發展活動,如教研學習圈、同儕觀課、協作教學、新老師培訓、班級經營、中層管理培訓,以提升學與教的效能及管理水平,促進學校發展。本校亦積極與教育局專家、大學教授和他校教師聯繫,定期進行跨校觀課和評課,交換教育心得,建立校外教師專業發展社群。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以重視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均衡的全人發展,透過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社會服務、學校校隊、公開競賽等,啟發學生在智育、體育、藝術的潛能,拓展對於生涯規劃的認知,培育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其中特別透過「一生一體藝」、「一人一樂器」和「一生一交流」三項全校性計劃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讓每位學生均能探索成長的各種可能性。近年本校在創新科技、羽毛球、獨木舟、電子繪畫、棋藝、微電影及短片創作等項目均能獲得全港冠軍,另外在數理奧林匹克、朗誦、排球、乒乓球、攝影、公益少年團等活動項目亦屢獲殊榮。每年均開設超過50項恆常性的全方位學習活動,範疇涵蓋宗教、智育、體藝、服務、職業探索等,更會因應學生興趣開辦不同課程,例如電繪班、機械人創新科技隊、爵士舞班、運動攀登隊、流行樂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