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本校推行母語教學,亦重視培育學生英語能力。為了讓同學增加接觸英語的機會,學校為學生營造一個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學校與對外機構合作,舉辦不同的校內外活動。為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英文科發展校本的核心及延展課程。透過電子學習及英語活動,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學校推行「英語跨課程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面。初中級的五個科目(包括數學、綜合科學、地理、普通電腦及綜合人文科)的課程,會進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讓初中學生能有更多機會運用英語。學生積極參與跨課程英語活動,用有趣的方法去學習英語及學科內容。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透過正規及非正規課程,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並協助他們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br>為配合學生學習需要,學校發展核心及延伸課程。老師為不同能力的學生訂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及教學策略,以切合學生的需要。學校致力提升課堂教學質素,老師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不同能力的學生,能與同儕互動,提升學習技巧及思維能力。老師給予學生讚賞及正面的回饋,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本校高中設有3X選修科目供學生選讀。初中中文科、英文科及中史等均設校本課程。<br>2. 課程重點:本校在高中提供多元化的課程,讓同學可按其興趣及能力有更多選擇。在高中,學校除提供十多個選修科供同學自由選修外,學生於中四級可修讀應用學習課程,為將來升學有更多的體驗。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為照顧學習差異,本校提供一個廣闊而均衡的課程,讓學生有更多選擇。課程針對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剪裁和調適。主要科目於課後舉辦拔尖補底班,以提升學生成績。學校近年積極推行合作學習和分組學習,推動同儕之間的互助互勵,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透過合適的資源運用及支援措施,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藉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能、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本校由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支援老師、教務主任及社工共同策劃、推行及檢視校內融合教育的支援工作。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教育心理學家、特殊教育支援老師及社工會就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個案接見家長和召開聯席會議,出席者包括副校長、教育心理學家、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SENCO、SENST、教務主任、訓育主任及社工)、班主任及科任老師,檢討學生的進展及支援策略的成效。本校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外購專業服務(言語治療、中英讀寫訓練、社交訓練、正向心理小組、個人成長輔導、情緒管理、興趣學習等),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訓練及服務。學校亦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課程、課業及測考調適。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家長教師會成立的宗旨是促進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緊密聯繫,以及培養家長與教師間的伙伴關係,合力完善學生的學習生活。家長校董在校董會向學校反映家長的意見和監察校務工作進展。 |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校園充滿和諧氣氛和關愛文化。學校連續十年獲得關愛校園獎。教師循循善誘、悉心教導和關懷學生,照顧學生在課堂內外的需要,並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學校以學生為本,讓同學透過不同種類的學習經歷、活動及服務,發展個人潛能,提升自尊和增強自信。校方亦積極推行多元化獎勵計劃,鼓勵學生愛己愛人,反思求進。 |
學校發展計劃 |
1. 繼續發展核心及延展課程。<br>2. 教學能顧及學生參與課堂的廣度、學習知識的深度、思維層階的高度。<br>3. 配合以上1及2項的推展,設計相應的課業。<br>4. 製造Like爆環境,開展具校本特色的Like爆文化。<br>5. 將具本校特色的Like爆文化推廣至社區。<br>6. 製作校本價值觀及態度教育的課程地圖,以期有系統滲透在學科及活動之中。<br>7. 加強連繫學校不同層階及組織,透過聯組活動共同為同學作價值觀及態度的教育。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為配合現今社會的急速轉變和新高中學制的要求,教師加強其持續專業發展,透過多元化的學習和專業發展活動模式,汲取多方面的專業學習經驗,以提昇其教育質素,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每位老師的專業發展時數每年不少於50小時,參與有關「教師專業角色、價值觀及操守」及「本地、國家及國際教育議題」兩大範疇的專業發展課程/活動,亦會進行有系統的學習課程/活動,包括學習領域或學科為本的專業發展課程/活動,及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的專業發展課程/活動。<br>同時,為了使教師專業發展變得更有意義和有效,專業發展強調教師必先建立一個正面和積極的信念、價值觀及態度,包括堅信每位學生能學有所成;老師能克盡本職,獻身教育;關愛學生;團隊協作,樂於分享;尊重差異,多元取向。 |
全方位學習 |
學校於本年度共開設23個課外活動小組,包括服務、學術、宗教、興趣及體育小組。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讓學生可以善用課餘時間,發展多方面才能,學習與人相處和團隊合作精神。學生可參與義工服務團,學習關心別人、服務社群。本校透過「我組之星」及「長者學苑」,積極推動學生參與服務及活動,增進生活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