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本校採用母語教學,使學生更有效掌握課堂內容、分析問題及表達意見。為了提升學生接觸、運用及學習英語的機會,除了英文課、外籍英語老師的會話課節外,英文科還會設計及舉辦不同的英語學習活動,營造理想的學習英語環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初中學習著重培養學生學習常規,以低、小、多、快的方式協助學生在各科目上掌握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在三年的初中學習中得到銜接與提升,以迎接高中學習的挑戰。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並透過廣泛閱讀、電子學習及參與不同學習活動擴濶學習經歷。學校著重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透過設計不同程度的教材、課業、評估工具及教學策略,提升課堂互動及提升學習趣味與效能。初中考試設有「調適考卷」,確保學生的學習效能獲得適切的評估。高中課程多元化,讓學生因應其性向及興趣修讀合適科目。本校著重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於課後安排延伸學習,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上得到適切的照顧。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學生可按興趣及能力,從11科選修科目中選修2-3科。<br>2. 課程重點:因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能力,發展不同的校本課程。初中課程廣闊而均衡地涵蓋不同的學習範疇,包括語文、數理、電腦、科技、藝術、音樂及體育等。高中課程按學生的興趣和升學需要而設計,科目涵蓋文、理、商、科技及藝術範疇。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本校按學生的能力編班及撰寫課程,確保不同能力的學生能得到適切的學習照顧及發揮機會。各科亦會為學生提供適異教材,並且於初中主要科目設置分卷考試,以配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評估學習成效。此外,本校亦增聘輔導員及額外社工,除向家長提供諮詢服務外,亦為學生提供學習上的支援。<br>2. 各學科按學生能力的需要,透過三個層面提升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成效,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br>課程層面:剪裁課程和制定分層工作紙;課堂層面:運用不同層次的提問技巧和分組活動等多元化教學策略;評估層面:制定考試調適卷。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成立學生支援組,以全面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組別成員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輔導組老師、社工、輔導員及教育心理學家。為加強融合教育的成效,教育心理學家將定期與學生支援組成員進行專業交流。此外,為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組別亦安排教師報讀融合教育相關的課程。<br>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其他校內資源,本校「全方位學生支援計劃」讓每名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獲安排由一名專責人員(社工/輔導員/老師)作個別輔導,並按學生的個別需要,以不同活動支援學生在學業及成長的發展,活動包括:成長課、培訓小組、興趣小組。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家長是學校的伙伴。維持緊密合作,培養學生成才是學校與家長的共同目標。老師、輔導員或社工會因應同學的個別需要進行家訪,藉此讓學校更了解每位學生的需要。而本校家長教師會亦一直積極支持學生成長及學校發展,致力加強學校與家長之溝通、建立共同合作之基礎。家長教師會除捐助多個獎學金,以鼓勵本校品學兼優的同學,更同時協助學校舉行各類活動,並舉辦各種興趣課程、專題講座、分享會及旅行活動,讓學生、家長與學校有更深入溝通,共同為學生成長和學校發展而努力。 |
校風 |
本校特別重視品德培養,積極推行全校參與訓輔合一的模式,關顧同學的身心發展。本校設立嚴謹校規,對學生行為有嚴格要求。本校亦備有完整德育課程,培育同學具有健全品格、群體、公民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同學由入學開始便由班主任專責關顧,並透過不同的課程與活動,培養積極的人生觀和堅毅盡責的處事態度。老師會跟進有個別需要的同學,協助學生建立自尊、自信及自強不息。 |
學校發展計劃 |
1. 設立不同的獎勵計畫及獎學金,獎勵及確認學生成就;<br>2. 為高中學生訂立升學目標,分別於課堂學習、課後及假期補課上逐步提升學生的學業水平,從而達至升學的要求;<br>3. 為不同性向的學生安排另類課程,讓學生在正規課程以外有更多選擇;<br>4. 運用學校資源,為學生提供額外課後學習支援,提升學生於公開考試的成績;<br>5. 為學生尋找多元升學及就業出路,除於本地升學外,亦協助學生前往內地、台灣及其他海外國家升學;<br>6. 繼續鼓勵學生參與校外活動及比賽,既可擴闊視野及豐富學習經歷,亦可提升自信心;<br>7. 進一步推動學生身體力行,服務社區。讓學生透過服務他人,學懂關懷與分享、施受同惠的精神;<br>8. 推動學生到祖國及海外交流,讓學生放眼世界,感受祖國在不同領域的發展和成就。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學校十分重視老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鼓勵老師終身學習,提升教學效能。除校本教師發展活動外,各老師亦因應教學及訓育工作上的需要而參與教育局或其他專業機構舉辦的課程,不斷提升專業資格,以配合學生的學習及成長需要。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以聯課活動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設有多項課外活動,涵蓋學術、體育、藝術、興趣、服務和制服隊伍等範疇,有多元化的項目供學生選擇,藉此幫助學生發展興趣及建立自信、堅毅和組織能力,令學生能夠全方位學習,獲取不同的學習經歷。設立「學生活動津助」計畫,資助有需要的同學參加課外活動。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每年學校均舉辦多個海外的交流學習團。透過學習團活動,增加學生對祖國及鄰近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的認識,並藉著與當地學生交流或社區服務,發展個人潛能,提升自信及溝通技巧,培養多角度思考及自我反思的學習態度,為將來訂立清晰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