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1. 於華語學生班採用母語教授,而在非華語學生班則採用英語教學。<br>2. 為內地新來港學童設立課後英文補習班。<br>3. 為非華語學生設立課後中文補習班。<br>4. 於早會及學校大型活動裏全面運用雙語,促使不同國籍的學生可以靈活使用中文及英文作為交流的語言。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全體教師均於課堂運用「促進學習的評估」策略,提供有效的回饋予學生。<br>2. 全體教師均運用「策劃─推行─評估」的自評機制,以檢視並優化教學策略。<br>3. 教師培養學生在上課時編整筆記的習慣,以訓練他們成為主動的學習者。<br>4. 本校引入很多外間資源,為不同級別或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課後學習支援。<br>5. 教師設計分層程度的教學目標與課業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及需要。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學生可從兩組X中各選1科。<br>2. 課程重點:(1)中文課程:本校為華語與非華語學生設立不同的中文課程,以配合他們的背景及學習能力。本校華語與非華語學生的中文課程分別是配合香港中學文憑(HKDSE)與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証書(IGCSE)而設計。(2)跨校高中選修科課程:本校與屯門區另外三間中學合辦跨校課程,為本校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選修科選擇。(3)應用學習課程:本校鼓勵合適的學生報讀應用學習課程,以培養他們未來升學及就業的入門技能和共通能力。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學生按能力分班/組學習。<br>2. 調配資源推行「大學夢」育苗工程:以私補形式幫助有潛質的同學獲取大學入學資格。<br>3. 融合教育計劃著重照顧學習差異及扶助學生發展積極的人生觀。<br>4. 增撥資源發展學生演藝及運動潛質。<br>5. 建立多元文化,設立非華語班別,採用英語教學以照顧非華語學生的需要。<br>6. 學校設有內地跨境學生事務主任,以協調及統籌跨境學生的事務,支援他們的學習及成長。<br>7. 推行強化種子計劃,加強培訓初中學生的英文科及數學科。 |
模式融合教育 |
1.本校以「全校參與」模式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融入校園生活。2.成員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教育心理學家、主科教師及融合教育輔導員。3.專業支援服務包括言語治療、教育心理學家服務及職業治療等。4.舉辦社交小組、專注力訓練班、情緒管理小組和生涯規劃活動等。5. 提供家課和測考調適。6.制訂「個別學習計劃」。7. 以小班/組教學、課程剪裁及舉辦閱讀寫作班支援有讀寫困難的學生。8.參與教育局計劃,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9.與家長緊密聯繫,推動家校合作。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 |
家校合作 |
1. 每3個月舉行一次家長教師會會議,商議執行及檢討一切會務工作。 <br>2. 家教會每年都會舉辦一些活動,包括:周年會員大會、工展會購物活動、親子一天遊、頌親恩活動等。<br>3. 家教會為學生及家長舉辦一些親子班,例如廚藝及甜品班。 <br>4. 日常級主任及班主任會跟家長透過面談及電話作緊密聯繫。<br>5. 邀請教育心理學家及社工為家長提供親子教育講座。 |
校風 |
1. 學校採用「全校參與,訓輔合一」的精神,結合訓育及輔導的方式,情理兼備,「訓」中有情,「輔」中有理,引導學生改過遷善,並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發展性及預防性活動。 <br>2. 本校以正面的「我做得到」計劃引導學生恪守校規及發展健康品格。 <br>3. 透過早會、雙班主任制、班主任課、週會、同輩輔導計劃、級本及班本輔導活動、好人好事計劃、校本輔導計劃、校本「健康達人」系列計劃及義工服務,增強輔導、關愛和健康發展正面人生觀的元素。 <br>4. 每周提供多元學習節及設小型舞台提供表演機會,讓學生發展潛能,提升成就感。 <br>5.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透過早會和週會專題講座、輔導活動、義工服務及國內考察,除了提高學生的公民和國民意識之外,還培育學生自律、守紀、有正義感、適應力強的公民,服務社會。 <br>6. 舉辦傑出學生選舉,學生發揮領導才能及作為同學的模範。 <br>7. 大力推動多元文化晚會、文化日及相關共融活動,促進不同族裔互相認識不同文化,互相尊重,締造和諧校園氣氛。 |
學校發展計劃 |
2021-2027 三加三年學校發展計劃<br>學校關注事項:<br>1. 加強學習氛圍<br>2. 建立正面人生<br>3. 發揮學生潛能<br>2023-24 學校主題:正人務本,品學樹人;放飛創意,盡顯潛能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培育下一代,協助他們迎接未來社會的種種挑戰,是教師的專業使命。本校非常重視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一直緊貼時代脈搏,定期為全體教師舉辦專業發展活動,藉此提升我校教師的專業水平,成為一支高質素的教職工團隊。 |
全方位學習 |
1. 透過設立不同的學會及興趣小組,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讓學生有充足的渠道發展自己的潛能。<br>2. 每年舉辦全校性的多元活動、班際及社際比賽讓學生盡顯多方面的才華。<br>3. 逢星期五進行「多元學習課」,為全校學生提供大約二十項其他學習經歷的活動,範疇包括藝術發展、體育發展、社會服務及與工作有關的經驗,讓學生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和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br>4. 中一設立「一人一制服」,讓初中學生透過紀律訓練和公眾服務,幫助建立自信,培養責任感及自律的精神。<br>5. 本校為中一至中六學生設立「一人一職」計劃,期望學生透過服務他人培養同理心,從而加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尊重他人意識,老師將因應各同學的性向、能力及個人喜好,安排不同的職務給予每位同學參與。<br>6. 舉辦內地及海外學習交流團,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