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錦秋中學(屯門)
裘錦秋中學(屯門)

新界屯門楊青路28號

秉承校訓「自強不息」的精神,提供全人教育,因材施教,注重五育均衡發展,致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探索真理和發展個人潛能,為祖國及香港社會培養人才。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邱達文先生
校長 陳月平博士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裘錦秋書院有限公司
宗教 -
創校年份 1977
校訓 自強不息
學校佔地面積 約 6,157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20"
學生會會費 "$2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41
全校教師總人數 45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56%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0%
特殊教育培訓 13%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69%
5-9年 9%
10年或以上 22%

中一班數 3
中二班數 2
中三班數 3
中四班數 3
中五班數 3
中六班數 2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數學*、科學*、歷史*、中國歷史、地理*、科技與生活、視覺藝術*、音樂*、體育、普通話、第三語言(日文)、公民、經濟與社會課程*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第三語言(西班牙文、法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核心課程: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選修科第一組(四選一):中國歷史、地理;S4:經濟、化學;S5,S6:生物、物理;選修科第二組(四選一):歷史、旅遊與款待;S4:生物、物理;S5,S6:經濟、化學;選修科第三組: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數學延伸課程二;S4,S5:應用學習課程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語文政策 英文方面:積極營造英語環境,除了英語室,學校將英語和其他科目發展跨學科學習計劃,其他活動如英語辯論隊和社區英語學習活動,讓同學有更多方面接觸英文,從個人興趣中加強英語溝通能力。本校更與哈羅香港國際學校合作開辦英語戲劇課程,讓同學免費到哈羅香港國際學校上課,擴闊同學視野。<br>中一學生到哈羅香港國際學校進行英語戲劇課。初中亦設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在數學、科學、地理、公民、經濟與社會、歷史科部份單元增設英國語文教學元素,亦設英語寫作班、英詩朗誦和英語辯論隊等,以更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br><br>中文方面:中文課程以多讀多寫為原則,工作紙設延伸閱讀篇章部分。並設有閱讀報告奬勵計劃,以鼓勵學生拓展閱讀質量。<br>中文科每年舉辦中文周(作家講座、文化活動)、普通話周外,更設世界閱讀日活動、校內作文比賽(勝出的作品會輯錄於校內文集)、校內作文比賽選舉等。而校際朗誦節中,更於廣東話獨誦、二人對誦及普通話組獨誦屢獲殊榮。<br>中國語文科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為重點,配合校本工作紙及每月不同的閱讀主題,以擴闊學生對中國文化及世界關懷的眼界。本校普通話課程亦加入國家語委水平測試的內容。本校另設非華語抽離課程及廣東話班,以照顧多元學習需要。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有效運用分組教學,照顧學習多樣性;提供清晰及具方向性的指引,協助各科制訂評估政策和程序;課程及教務行政委員會為科目提供測驗和考試的數據分析報告,以回饋課程之更新。<br>學校開發不同類型的電子學習,設置多樣化的電子學習器材,藉以提昇學與教的效能,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本校開展多元化的STEAM課程,亦增設奧數拔尖班。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學生從兩組X(每組4科)中各選1科。學生自由選擇選修科。中四、中五同學可選第3選修科。<br>2. 課程重點:為照顧不同程度的學生,每級課程深淺以學生為本,按學生成績和能力編入小班上中、英和數,拔尖補底。學生亦可報讀應用課程。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核心科目按學生能力分組,照顧學習多樣化,進行拔尖補底工作。<br>2. 駐校教育心理學家和兩位駐校社工,照顧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另設有「裘員buddies」學長計劃,讓高年級同學發展領袖能力,中一新生則更快適應校園生活。<br>3. 通過各科的集體備課節,設計不同教學模式,照顧學生個別差異,提升學習效能。
模式融合教育 為全力配合教育局於校內推動「共融文化」,本校已成立「學生支援組」,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帶領,推行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透過運用學校發展津貼、學習支援津貼和社區資源,為學生提供及時、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藉此提昇學生的學習效能,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發展潛能,亦促進全校師生互相尊重個別差異,共同締造共融的校園。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家校合作 本校積極推動家校合作和溝通,活動如家長也敬師、家長講座、親子義工服務、親子興趣班、親子同樂日等,攜手栽培學生成長。
校風 本校校風淳樸,學生良善受教,待人有禮,主動積極,熱愛學習。學校秉持自強不息的精神,重視培育學生的品格和建立正面的價值觀。本校積極推動「關愛校園」,建立互相欣賞的情懷。「學生發展委員會」提倡朋輩並肩同行,營造關愛共融的校園文化。
學校發展計劃 校園主題:熱愛學習,正向人生,綻放生命色彩<br><br>學校2021-2024年度關注事項為:<br>1. 建立閱讀氛圍,多元學習模式,深化學習策略;<br>2. 確立人生目標,豐富生命經歷,活出正向人生;<br>3. 提升專業發展,匯聚正向能量,同儕分享共學。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設有教師專業發展組,定期安排教師工作坊,推動學校成為一個學習型的組織。本校亦參加了教育局校本支援計劃,藉此不斷提昇和改善教學效能。此外,本校亦同時鼓勵教職員參加不同類型的校外培訓課程及工作坊。
全方位學習 本校共有四社及近三十個不同範疇的活動小組,以不同的學科、服務、體藝及興趣劃分,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學校重視全人教育,亦開拓個人體藝的發展,本校所有中一學生必須參加一人一樂器、一人一軍及一生一體藝等計劃,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皆有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