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除中文、中史、普通話外,中一至中三皆以全英語教育。為使同學能具有良好的英語水平,可以有效地以英語學習,設有中一英語銜接課程,又為學生提供補底服務。近20年,於暑假帶領同學到外地進修英語課程,並體驗外地文化。在中文方面,則提倡閱讀,推動寫作,鼓勵參賽。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致力建立優良課堂的教與學文化,讓同學追求卓越,發揮潛能。課程內容以鞏固基礎接受大學教育為前提,注重實用性與趣味性,課程設計以教考結合為依歸,並配合同學的程度及需要作剪裁、重整及調適,以提高同學之學習興趣及教學之效能。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設有不同選修科供中四同學修讀。<br>2. 課程重點:多元智能策略、合作學習、資訊科技以照顧學生需要。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開設中文、英文、數學及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之補底班; <br>成績優異之高中同學可在老師指導之下修讀中學文憑試第四個選修科; <br>身心有特殊需要之同學將由老師、社工及同學作特別照顧。 |
模式融合教育 |
在學校政策、文化與措施三方面互相配合,建立互相關懷的校園文化;為有特別學習需要學生作出適當的個人/小組輔導及為學生在學習、人際關係、自我形象等各方面作出支援。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家校合作 |
定期召開家長教師會會議; <br>出版學校通訊及家校合刊; <br>參與學校招標及審標工作; <br>籌辦並協辦活動以促進親子關係; <br>頒發獎學金以鼓勵優秀學生;<br>以嘉賓身分出席祝孔大會、開學禮、水陸運會、結業禮等。 |
校風 |
締造和諧、開放、接納、關懷的學校氛圍,以培養富愛心、能自律、勤治學、慎思辨、擅溝通、敢承擔、肯創新、有遠見、具胸襟、懂欣賞之新一代。<br><br>鼓勵同學關心社會,服務社群,憐恤社會中不幸的人,關注惡化中的自然環境。我們並加強高年級同學以身作則之意識,以提升其領袖才能,並對低年級同學起典範作用。 |
學校發展計劃 |
1. 鼓勵師生在學與教中進行自我完善,提升學教評成效:<br> a.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鞏固學習技能,強化電子學習及自學能力); <br> b. 提升學生語文能力(提供豐富的語文學習環境、鞏固良好閱讀習慣);<br> c. 提升學教評成效;<br> d. 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提升學習效能;<br> e. 增加教師專業培訓及交流;<br> f. 持續推動STEM教育/跨科或跨學習領域活動。<br><br>2. 通過各學習領域、其他相關的學習經歷及課外活動,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br> a. 透過學習十個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從而達致本校校訓「文、行、忠、信」的核心價值;<br> b. 協助學生正確認識國家歷史、欣賞中華文化及傳統價值觀、尊重國家象徵和標誌;<br> c. 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經歷,從中了解如何實踐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舉辦多次教職員發展日,透過經驗交流及傳播,嘗試新教學法,以提升教學質素,並增強伙伴合作的關係,進而發展成學習型團隊。老師積極參加研討會或進修,以提高專業素養。資深者更於公開教育專業講座中應邀擔任主講嘉賓,將成功經驗與同工分享。 |
全方位學習 |
學校在推行「其他學習經歷」時,鼓勵學生擴闊視野:<br>1. 培養終身興趣,成為終身學習者;<br>2. 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br>3. 在德、智、體、羣、美五個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br>4. 成為積極、有見識和負責任的公民;<br>5. 尊重多元價值觀和培養對藝術的興趣;<br>6. 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br>7. 建立事業抱負和正面的工作道德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