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創校以來,本校已確立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的政策。學校亦十分重視英語,學校增聘英語教師,包括兩名常額以外的外籍英語教師,於課後、星期六及暑假早上開辦英語增潤課程,為同學提供額外英語學習機會。近年更推行英語早會、星期六英語日營、英語文法班、英語遊戲日等。此外,設英語音樂劇小組、聖誕班際英語歌唱比賽、萬聖節嘉年華等。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下,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能力得以提升。除英文、綜合科學(中一及中二)、生物(中三)、物理(中三)、化學(中三)、高中的數學延伸單元二、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化學、物理以英語授課外,中一至中六級部份班別,亦以英文教授數學。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學校強調教學與訓育並重,老師著重學生智能及紀律的培訓。透過清晰的獎懲制度,鼓勵同學積極學習及明辨是非。各種大型活動,如閱讀計劃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學習的機會。定期舉辦學科周及補習班亦可培育中英語文兼擅、文理並重的學生。初中級開設生活與社會科,配合新高中課程發展及學生的學習需要。中四至中六級的中、英、數及公民與社會發展小組形式上課,減低師生比例及提升教學質素。推行全校師生參與的閱讀計劃,逢星期二及四早會特設早讀課,推動校園的讀書風氣。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中四學生可選修2X或3X。<br>2. 課程重點:學校會繼續全力發展及推動校本英語課程,例如「先苦後甜」提升英語水平計劃,以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機會及效能。針對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學校曾參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提供的校本支援服務「電子學習—支援科學科自主學習以達至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及升中過渡」,以探討和研發一套切合學生需要的校本課程。為配合課程發展,學校特別於初中開設了兩套自編的課程:電腦科及綜合科學科。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經常舉辦多元化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充份發揮才華及潛能,例如培訓學生參加校際舞蹈及欖球比賽,讓擁有不同潛質的學生可一展所長,而學生的出色表現,不單讓他們贏取獎牌,也為他們建立自信心。學校亦會因應學生不同的能力差異,提供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在教學方面,學校除了推行協作及小組教學外,更設立學科及朋輩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疑難。就著學生不同需要,學校提供語言治療服務,及早協助學生克服言語障礙。此外,又透過活動,例如:鼓樂、武術、魔術及城市歷奇等訓練,提昇同學的自信心,表達和溝通能力。學校亦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恰當的測考調適,如增加測考時間、放大文字等。 |
模式融合教育 |
除了推行資優教育計劃和科本「拔尖」、「保底」課程外,學生支援小組亦籌劃多元智能活動,包括「3D打印工作坊」及「生涯規劃桌遊活動」等,讓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學習的信心。此外,舉辦講座,如「導盲犬認知講座」,增加同學對殘障人士的了解,建立互相尊重和欣賞的共融文化。學生支援小組與各科組、小組通力協作,提供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例如推行小組教學,提昇學生學習動機;舉辦LEGO工作坊及桌遊工作坊等,培養不同興趣;提供語言治療服務、社交及情緒管理訓練小組,提昇同學的表達及溝通能力;提供測考調適,如增加測考時間、放大文字等。學校定期與家長溝通,亦為有需要學生提供個別學習計劃,積極聽取家長意見,務求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建立共融的學習文化。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br>1. 聘請兼職導師為有需要學生提供中文課後輔導支援。<br>2. 購買教學資源幫助非華語學生學習。 |
家校合作 |
學校與家長教師會經常緊密合作,積極推動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培育學生的愛心和服務精神。家長教師會是重要的平台,讓家長互相分享教導子女的心得。透過「親子義工服務」、「研討會」、「工作坊」、「家長講座」及「升學資訊分享」等,學校與家長分享青少年成長資訊、改善親子溝通辦法、幫助子女面對壓力和提供升學資訊。每年陸運會的「家長教師接力賽」,不僅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更讓家長感受到同學的團隊精神和積極投入的氣氛。每年家長教師會舉辦「元宵花燈晚會」、舊書買賣活動、學生資助等,不單深受家長歡迎,亦充分表現家教會的守望相助精神。<br><br>學校重視英語發展,除了由本校校董會特別資助,多聘兩名外籍英語老師,以創造更有利的英語學習環境之外。家長教師會亦設立多項獎項,以資鼓勵,讓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下學習英語。 |
校風 |
本校著重培育學生的健康全人成長,重視同學的品德修養,如自愛、自律、自信及互助互愛等。透過班本、級本及校本的活動,如初中《成長新動力》課程、《友情何價》日營、正向教育課程、《心晴大使》計劃、生涯規劃課及德育短講等,同學不單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還認識自我特質,了解如何面對逆境和壓力,培養「尊重他人」、「責任感」等價值觀念,及建立「積極樂觀」、「感恩珍惜」等生活態度。<br><br>本校致力培育同學成為勇於承擔、有服務精神的社會公民。除了主辦各種德育及公民教育活動,又提供領袖訓練及服務機會(如「一人一職」計劃、學生守護大使計劃、伴我啟航大使計劃),以加強同學的協作、溝通及解難等共通能力,成為樂於助人、毋懼挑戰、積極進取的社會公民。此外,本校訓練同學擔任學長、輔導學長、學生會幹事及社長等角色,為學弟妹樹立良好榜樣。<br><br>為配合全人教育及全方位學習理念,學校推行《每月之星》、《閃耀金星》及各種獎勵計劃,以培養學生求進步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又透過課外活動及其他學習經歷,包括團隊精神訓練活動、歷奇活動、乘風航等等,讓同學從實踐中學習。在同儕的鼓勵和支持下,同學不單提升了自信心和溝通能力,更學會照顧身邊的人。此外,同學到訪國內的重點中學「上海南洋模範中學」,體驗國內的學習生活,深被國內的認真學習風氣所感動。 |
學校發展計劃 |
本校致力提升學生中、英文水平,務求令學生中、英兼擅。校園電視台為同學創造兩文三語的學習環境,在每天早會讓同學以英語或普通話作專題演講或個人分享,以加強語文訓練及實踐機會。學校不僅推行聯校中/英文會話訓練及英語日營,還在長假期安排語文科資優課程,並在初中加入英文增潤課程及境外學術交流活動,以提升同學中、英文的能力。學校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內校外英語/普通話比賽,以鞏固學習成果。為配合當前知識型社會的需要,本校朝以下方向發展:<br><br>1. 推動多元化教學活動。例如,以話劇形式進行學習、BYOD教學及各科學術周。<br>2. 加強創意科技教育。近年,本校除推動「中學IT創新實驗室」外,也參與了教育局的STEM校本支援計劃。<br>3.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透過「卓育菁莪」計劃及「生涯規劃」教育項目,校方舉辦了講座或參觀活動,鼓勵同學訂立升學目標及就業路向。同時,校方也增設學習技巧小組,加強學習技巧訓練,提升學習成效。<br>4. 培養良好的品德。在鼓勵和讚賞的氛圍下,藉時事分析,道德個案討論,反賭博等活動,讓學生學會明辨是非,並養成自律,守規,誠信,待人以禮,正義感兼備,樂於助人,感恩言謝等美德。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每學年,學校最少安排三次教師發展日。教師發展日工作小組會因應每一學年的發展重點籌備培訓工作,如邀請嘉賓講者到校演講或進行工作坊等。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十分注重課外活動,除四社及學生會外,本校課外活動小組及學會多達30個,分為學術、興趣、音樂、體育、及社會服務五大類,讓學生發展潛能。各小組均設有幹事會負責籌辦各種校內及聯校活動。此外,學校為中一至中六級同學舉行OLE活動日,安排一系列的活動讓同學寓學習於活動中,冀與其他學習經歷相輔相成,以達致學生全人發展的目的。學校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型的公開比賽,辯論隊、欖球校隊、柔道校隊及機械人學會等,在公開比賽中屢創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