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各級除中文、中史及普通話外,皆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英語為教學語言」委員會與各學科合作,在學科內容引入英語教學目標,使學生更容易掌握語言傳意能力。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因應各教師之長處分配各項工作,使能各展所長。並鼓勵教師終身學習,為學生做好榜樣。同時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機會,讓其發展潛能,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精神。配合全人發展,初中開設多領域科目,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五育能均衡發展。高中開設的學科是配合學生未來進修及就業需要制訂。亦與其他機構和利用校外資源舉辦各類學習計劃,提昇同學學習能力,並發展及培育資優學生。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高中視覺藝術科可供各班有興趣的同學修讀,另設日文及法文給學生選讀,於星期六上課。<br>2. 課程重點:本校在中一及中二推行服務學習科,訓練學生成為關心社會、關懷他人及有服務精神的良好公民。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以學生學習能力及成績分班以便因材施教,輔以小班教學,高中英文科五班同學以學生能力分成六組授課,並開設課後拔尖補底班,提升學習效能及成績。本校每年均推薦同學參加「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本校同學多次入選香港代表隊,參加全國及國際競賽並獲獎。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學生支援組(SEN)負責策劃、推行及檢視與融合教育的支援工作,制定「校本融合教育政策」。學生支援組的成員包括副校長、輔導主任、特殊學習需要組負責老師及學校社工,推動班主任、科主任及科任老師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訂定支援措施,亦按需要邀請家長、教育心理學家及校本言語治療師等出席個案會議跟進支援工作。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班主任與家長緊密聯絡,家長教師會及家長積極參予及支持。家長義工,樂在其中;研討講座,踴躍發言;聯歡旅行,樂也融融。 |
校風 |
本著「自強不息」精神,以「誠樸勤奮」為校訓,使學生純樸,積極向上。訂嚴謹校規,教師及領袖生指導學生樹立良好校風,培養操守,成為良好公民。 |
學校發展計劃 |
2021-2024關注事項:<br>(1)因材施教,延展潛能,持續深化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br>(2)培養學生具備商中人素質,活出豐盛人生。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鼓勵教師終身學習及參與各學科課程、教學方法及學術研討會等,定期舉行協作教學、教師發展日,分享教學心得,藉以提高教師質素和教學效能。 |
全方位學習 |
各學生參與社際活動及按其興趣和能力參加三個學會或制服團隊。本校鼓勵同學參加校內及校外學術及課外活動比賽和服務,亦與校外機構舉辦學習計劃,讓學生獲取豐富其他學習經歷及發展各種共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