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新界元朗洪水橋洪德路1號

我們秉承「祈禱與勤奮」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克盡所能,並以其功業,光榮天主。我們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使他們成為雙語並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敏銳社會觸覺的學生,並在瞬息萬變、文化多元及充滿挑戰的社會中擔起積極的角色。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李志源神父
校長 鄧瑞嬋博士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天主教香港教區
宗教 天主教
創校年份 1958
校訓 祈禱勤奮
學校佔地面積 約 8,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120"
學生會會費 "$3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310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2
全校教師總人數 53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4%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2%
特殊教育培訓 19%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27%
5-9年 13%
10年或以上 60%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史、倫理與宗教教育、普通話、生活與社會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地理、世史、普通電腦、體育、科學、音樂、視覺藝術、生活藝術與科技(中一)、生活與科技(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基本商業(中三)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史、中國文學、倫理與宗教科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地理、世史、經濟、體育、物理、化學、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若學生選修音樂或體育科應考香港文憑試,學生將會參與聯校課程,而課程以廣東話為授課語言。

語文政策 本校提供了非常豐富而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除了中國語文、文學、中史、普通話、倫理及宗教、生活與社會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外,所有科目全部以英語授課。本校鼓勵同學於每個上課天均以英語溝通,早禱、集會宣佈、頒獎以及校務會議等均以英語進行,並把逢星期一定為英語日。此外,本校每年均舉行中華文化日及普通話日。
學習和教學策略 學校非常重視學與教的效果。課程發展以七個學習宗旨為藍本,課程編制以學生為本,教師採用多元化方法教學,鼓勵學生參與。另配合資訊科技及專題研習,使學生掌握資料探究和自學的方法,培養慎思明辨能力。本校課程為學生提供全人發展的教育,並以培養終身學習為目標。課程設計以靈活、開放和連貫為大方向,並照顧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配合時代和社會的需要。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中一至中三設生活與社會科,中一及中二分別設生活藝術與科技及生活與科技科,中三設基本商業科。<br>2. 課程重點:本校課程配合《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幫助學生為全人發展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培養終身和自主學習能力。各個級別的學習均滲透八大學習領域的知識、通用技能、價值觀和正面態度,以確保課程的縱向連續性和橫向連貫性。<br>為照顧學習差異,學校除了安排課後增潤課程及加強班外,亦使用不同網上資源及Moodle平台,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更適合的課程。各網上學習平台的使用更在不同學習領域、跨科及課外活動中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學生主導會議的新機會。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中一全級採用混合班制,並以額外資源設立學習效能提升班、學業加強班及精英培訓班,照顧學習差異,以便老師因材施教。中二至中三級編班採用兩班精英班及兩班混合班制,而學業加強班及精英培訓班會著力訓練學生的語文及數學能力。對於資優及學業成績較佳的學生,本校會推薦他們參加校內及校外舉辦的資優課程及比賽。此外,校方每年舉辦協助學生成長和發展計劃。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學生支援小組由校長、副校長、訓導組主任、輔導組主任、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兩位社工以及教育心理學家組成。本組旨在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學校定期審視校內共融文化,利用社區資源策動共融活動。支援小組制定策略性的支援計劃,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結合其他校內資源,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支援。學校累積了豐富經驗,支援自閉症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學生,並發展有效的支援措施及策略。支援小組與專業人員共同制定個別學生的支援層級及服務安排。學校亦額外聘請教學助理以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同時聘請專業人士提供支援服務如輔導小組、社交訓練小組及言語治療等。本校會為有嚴重學習/適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學習計劃,定期約見家長一同檢視學生的學習進程。學校亦鼓勵教師接受特殊教育培訓課程及參與研討會,以提升校內教師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能力。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積極舉辦不同的活動,如講座、工作坊、親子同樂日、出版會訊等;又成立家長義工隊,身體力行,服務學校及社區,加強彼此溝通,提升家長對學校的歸屬感;亦設立家教會獎學金,獎勵於公開考試中成績優異的同學,促進學校的發展。
校風 本校通過強化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這五個天主教核心價值,著力培育學生,實踐教育局推行的十種首要的價值觀及態度。學生秉承校訓「祈禱與勤奮」,在學術表現上追求卓越,榮耀天主,更能發展平衡的個性及符合天主教精神的價值系統。本校強調家長與學校的合作,以尊重和關愛攜手培育孩子成長。
學校發展計劃 請參閱學校網頁:發展計劃2021-2024。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的教師團隊富熱忱、勤奮,致力為學生提供知識和培訓,是學校的支柱和核心。隨著新關注事項的落實,教師亦不斷求進,學校除了在技術及學習經驗方面提供支援,為老師提供專業培訓,使教師除在教學技能上有所提升外,也重視老師身心的健康。
全方位學習 本校學生會統籌校內27個學會及6個校內隊伍和2個制服團隊,每年舉辦多元化的課外活動。本校各部門也不時舉辦聯課活動,如中文週、數學比賽、音樂比賽、美術展覽、球類比賽等,使同學身心能有均衡的發展。本校多次為學生組織境外學習交流團,曾前往的國家及地方包括:澳洲、巴西、加拿大、印度、意大利、韓國、馬來西亞、澳門、紐西蘭、台灣、中國、美國及英國等,同時亦曾接待來自比利時、德國、意大利及奧地利的交流學生,藉此促進學術及文化交流。另外,本校在初中推行「崇德人自我發展計劃」,鼓勵學生發展多元智能;另亦在高中推行「崇德領袖培訓計劃」,讓學生探索潛能,以所學回饋學校,於職場上盡顯所長。計劃至今已培育數百位崇德人成為優秀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