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1. 本校中二至中六級採用母語教學為主。 <br>2. 為配合「教學語言微調安排」,依學生的英語成績分組上課,並調適初中課程和發展有關的教材,讓學生能更好地銜接高中課程。 <br>3. 為了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校內海報均盡量採用雙語,並設有英語廊及英語梯階。英文科推行了多元化的活動,如每星期四的"English Thursdays",每周早會時段的"English Breakfast"、課後英語增益課程、英文周、英語日營、在校園電視台播放英語節目、以及安排來自國際學校的學生為學生進行英語訓練等。<br>4. 為提升學生英文水平,除中文及中史外,各級非英語學科亦教授與該科有關的英語詞彙,且鼓勵學生多閱讀英文參考資料。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活用「成功教育」理念及各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如:電子學習、腦基礎學習技巧、「促進學習的評估」策略等,打造高效能、高參與及高動機的課堂,幫助學生在多元化的學習過程中經驗成功,使他們能建立自信,提高學習積極性。學校課程以課程發展議會制訂的中央課程為基礎,並依據本校學生的能力、興趣及需要作調整。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為提供多元化課程,中四及中五學生可修讀應用學習科目。<br>2. 課程重點: <br>a.照顧學習多樣性<br>各級依英語能力分組上課,而高中依學業成績分班,同時因應學生的能力調適各科課程,並運用「成功教育」策略、電子學習及「促進學習的評估」策略等,提供多元化的課程和學習活動,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br>b.加強語文學習<br>全校學生參與校本英語加強計劃,使用"Solid Memory"網上平台加強英語學習。<br>另外,每星期一、三及五早上設早讀時段,推動閱讀風氣。學生亦可以善用學校津貼選購中、英文書各一本。<br>c.多元學習課程 <br>每周設有兩節「多元學習課」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包括德育、公民教育及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又設有多個興趣班供學生選讀,包括英語話劇、氣球造型課程、電子鋼琴速成班、圍棋興趣課程、日語課程、塗鴉基礎課程、西洋敲擊樂、中西美食、K-POP課程、電腦編程、STEAM木結他課程、越野跑等,幫助同學啟發潛能和提升學習動機,進而發展各種共通能力,促進自主學習。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的信念是:「每一個學生都有閃光點,都可以閃耀生輝–只要嘗試,都可以進步成功」,所以我們重視培育每一位學生。各科對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作出課程及課業要求上的調適,輔導老師、學校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亦會合作跟進,需要時更會尋求外間資源的協助。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推行「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令全體教職員、朋輩及家長認識及學習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從而建立關愛共融的校園文化。為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本校獲教育局發放學習支援津貼,並成立學生支援組。學生支援組的成員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教務主任、輔導主任及語文教師組成。小組的成立能更有系統調配人力及資源,聯繫家長、老師、社工、專業人士等不同持份者,推動全校參與學生支援工作。另外,亦增聘1名學生輔導員協助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工作。本校因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特質而提供適切的支援。具體措施包括及早識別個案、小學個案銜接、學習調適(包括課程、教學、功課、測考、評估)、專業治療(如提供言語治療服務)、生涯規劃輔導小組、社交訓練小組、舉辦多元化的共融活動等。而專責教師更為「需要第三層支援的學生」制訂及跟進個別學習計劃。本校已建立聽取家長意見和商議學生進展的機制。另外,配合教育局培訓計劃,本校積極鼓勵和委派教師參與有關融合教育的教師培訓,以提升教師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能力。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我們的家校宣言:「關愛是進步成功的動力–讓我們攜手同心,擦亮孩子閃光點,令每個孩子閃耀生輝。」 |
校風 |
致力營造和諧、接納他人和關心社會及世界的氣氛,並強調自治精神,將此等美德內化於個人的價值觀及人生觀,並體現於行動中。設有雙班主任,令學生得到更好的照顧,並能認識不同背景學生的個別需要,作出預防性及指導性措施,讓學生得到全面而具個性的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
1. 優化教與學的效能<br> - 指導學生主動規劃個人學習方案,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br> - 透過訓練學生使用概念圖及摘錄筆記,以整理及綜合學習資料,提升學生的學習技巧。<br> - 幫助同學建立閱讀習慣及營造校園閱讀氛圍<br> - 使用平板電腦及電子學習資源推動學生自主學習<br> - 透過公開課,促進同儕跨科分享,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br>2. 深化學生的品德素養<br> - 提供機會及平台,讓學生成為領袖<br> - 透過帶領及籌辦學校活動,讓學生展現自信、領導才能及良好品格。<br> - 透過服務學習,讓同學實踐美德<br>3. 建立具校本特色的跨科STEAM課程<br> - 透過跨科協作,指導學生創作STEAM產品,讓學生發展潛能。<br> - 採全校參與模式發展STEAM課程,發掘學生的多元潛能。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除了每年三天的教師專業發展日外,尚有集體備課、同儕觀課、資訊科技培訓課程、工作坊及交流會等。本校老師更積極參予校外機構舉辦的各種培訓課程及研討會。本校亦設立公開課,教師透過跨科觀課、議課更能提升教學效能。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提供寬廣的全方位學習活動。每名學生在六年中學生涯中最少有兩次機會參與境外考察交流活動。本校亦舉辦多項校外活動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包括參觀、講座、工作坊、宿營、校際比賽及社區務服等。<br>校內則分四社進行運動比賽,並設有22個學生組織提供學術、興趣、服務及體育活動。其中多元學習興趣班、生活科技學會、舞蹈組及步操樂隊是本校較具特色的活動項目。每年設有語文周、學術周、全校旅行、聖誕聯歡會及才藝表演等大型活動。<br>另外,本校亦舉辦領袖訓練營、學生大使計劃,中二及中四級義工訓練及服務計劃,以增強學生的領導技巧及推展社區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