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學校努力營造豐富的校園語境,為學生提供以兩文三語溝通的氛圍。由本年度開始,學校推動英文科課程改革,逐步邁向國際級水平,初中課程引入初中托福試的元素,高中則把托業、雅思等元素和考試融入課程中,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及照顧他們升學需要。除了編制內的全職外籍英語老師,本校調撥額外資源,增聘多一位外籍英語老師,共同協助設計及推動英語活動,亦會額外聘請教師及專業人士到校開辦英語課程;英語室活動、網上英語學習平台、英語辯論工作坊及英語大使計劃等,皆受學生歡迎。本校多次獲教育局優質教育基金津貼,推行中、英文科學習計劃;又與大學合作,為學生設計校本英語課程及輔助學生以英語學習科學及數學科,成效理想,所研發成果同時延續下去。初中的中、英文科採用小組教學/協作教學,部份數學科及科學科組別以英語為主要學習語言,或以普通話上中文課。本校亦設有普通話正規課程,課餘普通話活動。同時,學校按學生能力設普教中、英語學習數理科科目;其它科目亦輔以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按學生的學習能力及進度,循序漸進地增加英語授課的時數,教授英文辭彙或教材,以裝備學生以英語修讀高中學科及使用英語學習教材。於高中級,學生已有中、英語文能力基礎,為配合學習進度,學生可選擇修讀以中文或英文所教授的部份學科科目。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學校相信每個學生都擁有待以發展的潛能,故此著重幫助學生建立自我學習能力和目標,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發揮潛能。為切合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在課程及學習活動的設計上兼顧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差異,一方面鞏固基礎,另一方面發展資優潛能。課堂上教師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和技巧,並根據學生的年級、能力差異及個別需要剪裁及增潤課程;輔以小組教學、課後學習班、暑期班及教育專業機構提供的資優課程。深化筆記學習技巧及電子學習,推動混合學習模式,讓老師可以幫助學生鞏固面授課堂所學的知識和能力,更藉此強化課堂師生互動及學生網上自學習慣。透過課堂研究,加強教師專業發展,組織學習社群,專業交流。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可選兩至三選修科、數學延伸單元一、二、應用學習課程:非華語生除文憑試外可報GCSE/IGCSE國際試。<br>2. 課程重點:「敢想‧敢行」— 隨著校園新設施的竣工,本年度開設「夢想啟航課」,透過不同的學習經歷,讓學生探求自己的夢想。學生可從超過四十個不同組別選取自己心儀的課程,透過多選擇及多嘗試,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夢想及發展方向。科目多元,課程全面均衡。初中保留獨立學科,讓學生能掌握各學科的特性和基礎知識,以銜接高中;高中選科具彈性。本校乃基督教學校,特別關心學生的身、心、靈健康,著重生命教育和價值教育,重啟發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宗教教育、音樂、體育及視覺藝術教育皆為必修科目。本校亦不時舉辦多元化的課外活動,例如小機師培訓及密室逃脫活動。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中一及中二部分班級設三位班主任,全方位照顧學生成長需要。因材施教,全面關顧學生學習及成長需要。初中階段按學生能力和需要訂立核心及增潤課程,輔以小班/小組教學,課後及暑期學習活動以鞏固及加強學習效果,下課後設有功課輔導班、提升學習課程、拔尖課程等。高中課程設計多元而有彈性,學生可按興趣及能力決定選修科數目、配搭及授課語言。 |
模式融合教育 |
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設學習支援組,由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訓輔老師、學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組成,透過連繫家長、增聘老師和教學助理、外聘機構服務,在學習及社交上為學生提供適切支援,包括︰1. 提供學習支援課程、社交小組、言語治療及教育心理服務。2. 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特別考試安排。3. 提供生涯規劃個別輔導。4. 委任學生共融大使,協助推行「朋輩伴讀計劃」。5. 舉辦不同共融活動。6. 與科組合作,把共融訊息滲透於課程中。7. 定期安排老師參加相關專業培訓課程。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額外支援以協助應考文憑試、IGCSE及GCSE等中文科國際試。 |
家校合作 |
本校重視與家長溝通聯繫,制訂重要政策時亦會諮詢家長意見,通過相互合作和了解,令學生學習更見成效。每年舉行全校家長日、中一家長迎新日、中一家長再聚日、招募家長義工及舉辦輔導與升學講座等。家教會在二零零二年成立,定期出版會訊、舉辦家長講座、親子聯誼活動、模擬放榜工作坊、參與陸運會、校慶籌備、甄選校服及飯盒供應商、義賣舊書及校服等活動,又推動及獎勵學生參加校內校外活動。 |
校風 |
本校對學生品格及學養發展極為重視,訓輔工作採用全校參與模式,兩者相輔相成。全校採用雙班主任制,並設班主任課,以全面關顧同學需要。全校老師因應學生的成長,設計及推行適切的訓輔活動,並透過講座、訓練營等不同活動作發展性及預防性工作,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營造互相尊重,樸實純良的校風。<br>本校藉著每週的早會講道、宗教科及其他學科的價值教育,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持守嚴謹校風。故此,本校同學守規有禮,喜愛校園生活,對學校有歸屬感,尊敬師長,朋輩融洽,學校更屢獲「關愛校園」榮譽,多年來得到同學的喜愛及家長的信賴。而教育局外評報告亦讚揚本校校風淳樸,學生領袖、學長及學會幹事具責任感及服務精神。 <br>本校亦重視培養學生的領導才能,從初中起已給予學生籌組活動的機會及提供不同的培訓。此外,本校學生有不同機會參與朗誦、舞蹈、戲劇、合唱團、管弦樂、運動等不同範疇的校內及校外活動和比賽,藉此發展不同潛能,學生在學術、體藝各方面均屢獲殊榮。 |
學校發展計劃 |
「敢想•敢行」 <br>我們相信教育就是一個「敢想•敢行」啟發孩子尋找自己的夢想和實踐人生目標的過程。<br>把您的孩子託付堂中的理由:<br>1. 我們為孩子創設合適的土壤:「關愛」是我們持守的傳統<br>2. 我們相信孩子要看得更多、看得更闊:讓孩子有不一樣的校園生活<br>3. 我們為孩子在學習上創設成功經歷:把最多的資源投入提升學習成效<br><br>未來發展方向:<br>1. 改革英語課程,邁向國際級水平:引入「初中托福」、「托業」及「雅思」課程和測驗於各級課程中<br>2. 校園新思維,讓孩子想得更闊更廣:SSCC English Dreamland、新建太陽能發電設備、水質與魚苗養殖科研計劃等。<br>3. 成立堂中航空青年團,建設航空實驗室:引進體積最高規格的1:1波音737模擬飛行器,透過一系列飛行訓練、理論課、本地、國內及海外參觀活動、與本地大學協作及與專家的交流,提升學生邏輯思維及溝通能力,拓闊學生眼界,配合全方位生涯規劃發展。<br>4. 設立「夢想啟航課」,讓學生從40多個不同的選項中選取心儀的課程,探求自己的夢想。<br>5. 設立「夢想啟航社區學院」,舉辦小五、小六親自活動,與社區共享資源。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老師重視教學相長,不斷積極進修和參加專業培訓,又經常進行課堂研究、同儕觀課及集體備課,互相觀摩學習;校內每年舉行教師專業發展日,並與教育局、大學及高等院校及其他團體合作推行教學計劃及活動。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致力培育學生達致全人發展,多年來積極落實一人一活動政策。為鼓勵學生按其潛能和興趣加以發展,本校有超過30個學會及校隊,涵蓋學術、服務、宗教、體藝及興趣等多個範疇。本校亦定期舉辦週年運動會、STEM學習體驗活動、學會活動推廣嘉年華、全方位學習日及各類活動和比賽,讓學生透過各項體驗式學習活動得以全面發展。本校亦安排學生參與不同類型的遊學團以擴闊視野,足跡除了遍佈內地不同省市外,還曾踏足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學生透過親身體驗,從多角度認識世界各地的歷史、文化和不同國家的發展現況,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br>本校學生積極參與校際及聯課活動。英文辯論隊及歌唱小組,在校外比賽屢創佳績。本校亦設有「一人一樂器」計劃,提供接近二十種器樂訓練。合唱團、弦樂隊、管樂隊、舞蹈組及戲劇組多年來的演出及比賽都屢獲殊榮,備受肯定。此外,學生亦透過本校社會服務團體積極參與不同的社會服務,例如與西環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合辦「長者學苑」、為區內小學組織英語及STEM活動等。本校每年皆有學生榮獲International Kiwanis Club頒發的社區服務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