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所有科目以英語授課。(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公民及社會發展科、普通話及宗教科除外。)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德育:設有班主任課、每週早會短講,再配合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委員會的各項活動,務求令德育課程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智育:教師靈活地利用各種教學策略,例如電子學習,提升學生掌握各科的能力。校方亦鼓勵同學自主學習,積極參與香港校際朗誦節、徵文比賽、各類校際數學、科學及電腦科技比賽,讓同學發揮潛能。體育:課程讓學生認識各項體育活動的理論及實踐有關活動。週年陸運會、水運會及多元化的球類比賽更為同學提供切磋機會。本校學生亦積極參與各項校際比賽,戰績彪炳。群育:學生透過參與各項社際比賽、學生會活動,制服團體,以及加入領袖生團隊、管弦樂團、歌詠團等,積極培養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和訓練其合作和自律精神。美育:除於美術、音樂、家政及工藝等科目學習生活的藝術外,學生更可參加話劇、園藝等活動,體驗及欣賞世間美麗的事物。靈育:以介紹基督教信仰及發揚基督教精神為目的,宗教科為必修科目。每天的早禱、每週的早會及基督徒團契,讓學生沉浸在信仰的氛圍,亦致力提倡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關懷。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以同學的選擇及成績作分科安排的標準;<br>2. 課程重點:各科組因應學生的程度和需要,調適課程及安排課業,全面照顧學生多樣性。校方亦安排朋輩輔導計劃,讓高年級同學協助初中同學適應中學的學習模式。老師還安排多元化的聯課活動,以訓練學生的共通能力及擴闊他們的視野。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在初中,校方會依據學生能力編班,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會接受更具挑戰性的課業及增益活動。部分班別某些科目以分組教學,讓同學得到更多照顧。在高中,針對不同組別學生的需要,由校方提供額外課堂,以幫助他們面對公開考試,輔導組及課外活動組亦攜手合作,設計合適的活動,以照顧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學生支援小組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作統籌,檢視學校整體融合教育的規劃及發展,成員包括輔導老師、社工、校本言語治療師及教育心理學家。為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本校獲教育局增撥「學習支援津貼」作額外資源,為學生提供下列支援措施:<br>1. 轉介疑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作個案評估及更新個案。<br>2. 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安排考試及評核特別安排,並為他們申請公開試的特別考試安排。<br>3. 購買各類型服務,為學生提供個別或小組的治療/訓練,如「言語訓練小組」、「社交訓練小組」、「情緒治療小組」等。<br>4. 為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設計「個別學習計劃」,班主任、科任老師、教育心理學家、社工及家長等人士共同擬定支援計劃、課程及教學調適,定時檢討及跟進進度。<br>5. 安排不同類型的功課輔導班讓同學為考試作準備。<br>6. 增聘教學助理,在課堂外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家教會已成為本校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校特別珍視家長委員與義工們一直以來的支持和付出,他們積極協助處理學生的日常事務,令老師沉重的工作擔子得以減輕。家長資源中心除了是家教會處理行政工作的大本營外,亦為家長提供了一個聚腳地,交流親子心得。家教會亦每年舉辦家長專題講座及興趣班等。 |
校風 |
為推動學生全人發展,本校安排學生參與不同活動,以加強學生的人際關係、宣揚基督教信仰、培養正確價值觀等。學校著重「塑造學生的品格」,讓學生在充滿愛與恩典的學習環境下,發揮關愛的精神,提升他們的品德修養。並透過舉辦多元化的活動及講座,鼓勵同學彼此信任及尊重,提升自信,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
學校發展計劃 |
1. 提升學與教的效能;<br>2. 塑造學生的品格;<br>3. 鞏固網絡及資源。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認為面對新的教育形勢,教師必須持續進修,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故校方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專業培訓課程、專科研討會、資訊科技座談會等,並定期舉行教師培訓日,邀請專業人士,向教師介紹有關教育發展的最新趨勢,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升教師的使命感。本校更設有新老師培訓小組,協助他們融入新的教學環境,提升其教學技能。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鼓勵同學參加不同的學會,旨在強化同學間的合作及溝通。除推動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活動外,學校亦舉辦跨學科活動,例如週年社際常識問答比賽,英語嘉年華等,以豐富同學的學習經歷。<br>本校的學會包括:<br>學術學會:英文學會、中文學會、數學學會、科學學會、地理學會、歷史學會、經濟學會、普通話學會、STEM學會、辯論學會。 <br>興趣小組:話劇學會、音樂學會、棋藝學會、舞蹈學會、美術學會、電影學會、獅藝學會、日本文化研習。 <br>服務小組:學生大使、升旗隊、義工一族、公益少年團、童軍、聖約翰救傷隊。<br>體育學會:籃球學會、羽毛球學會、足球學會、排球學會、乒乓球學會、田徑學會、壁球學會、游泳學會、網球學會、跳繩學會、保齡球學會、長跑學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