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會書院
青年會書院

新界沙田馬鞍山恆安邨

本校以基督精神辦學,培育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和靈育均衡發展,實踐「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教訓,建設社會。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呂元祥博士
校長 劉國良先生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宗教 基督教
創校年份 1952
校訓 真理、自由
學校佔地面積 約 5,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50"
學生會會費 "$2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7
全校教師總人數 58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1%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0%
特殊教育培訓 48%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23%
5-9年 17%
10年或以上 60%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中一、中二)、音樂*、體育*、歷史*、地理*、生活與社會*、宗教*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按班別以普通話授課:中國語文(中一、中二)<br>校本課程(中一至中三):<br>數理科工藝研習課(STREAM)*(設計與科技、家政、普通電腦、視覺藝術、科學探究)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歷史、公民與社會發展、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倫理與宗教、視覺藝術、宗教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微積分與統計)、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代數與微積分)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語文政策 學校重視學生的語文發展,積極提升同學兩文三語能力。在提升英語能力方面,本校獲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安排德國實習生導師定期到本校舉辦英語活動,營造英文語境。在課程方面,中一設有英語銜接班,全年有兩次英語週;初中班別的數學及綜合科學科以英語授課;英文科設有跨學科英語學習;其他科目則設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增加學生對英語詞彙的掌握。設有聯課活動,例如英語話劇,以協助學生提升口語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及同儕協作能力。中文及普通話方面,中一及中二均有一班以普通話教授中文,每年設有「文化周」,以提升學生對中國文化、語文及普通話的學習興趣。
學習和教學策略 初中教學提倡自主學習,培養主動學習習慣,再配合聯課活動,例如無人機拍攝、多媒體研習、編程機械人、應用日語、微電影製作等,積極培養學生思考、創意、解難及資訊科技能力。初中課程設英文閱讀課,培養學生閱讀習慣。高中教學重點培訓學生應付公開考試的技巧及共通能力;除傳統文理學科外,亦開辦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體育科、倫理與宗教科,以發展學生不同的能力。全校實行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學生自攜平板電腦上課,進行電子學習活動。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學生按能力及興趣修讀不同的課程。<br>2. 課程重點:本校為初中學生提供廣闊、均衡及多元化的課程,中一至中三推行跨學科英語學習課和聯課活動,讓同學選修感興趣的科目(例如:戲劇英語等),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初中設英文閱讀課堂,教授閱讀技巧及策略。本校著重學生全人發展,特意安排早會、周會、聯課活動、宗教課等時段,滲透正面價值思想及積極人生觀。此外,本校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負責制定校本教材,於班主任課時段教授。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各科均進行課程調適,照顧學生差異;成立專責組別照顧有需要學生。初中在課後設立學習班及支援班,除功課輔導外,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本校重視基督教教育,老師透過各類活動接觸學生,鼓勵他們反省人生,認識信仰。靈育工作多元化,培養學生從基督教信仰角度面對人生挑戰、熱愛生命、發揮潛能,成為愛神愛人的良好公民。本校多聘請一位社工,專責安排推動領袖培訓、工作坊、義工訓練計劃,發掘學生潛能。與不同教會/機構合作,將宗教小組活動常規化並納入課堂中,與學生一起探討信仰,支援學生成長。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善用教育局資源,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學校成立學生支援組,以「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個別差異;又安排抽離/課後支援班(中英數)及購買「言語治療服務」,為有言語障礙的學生提供小組/個別言語治療/訓練。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家校合作 學校重視家校溝通和合作,已建立方便而多元化的渠道與家長保持聯繫。教師每年進行家訪,加深家校雙方對學生在學習和身心發展的掌握,有助共同扶助學生成長。此安排深受家長和學生欣賞,教師付出的努力更得家長的讚許。
校風 學生守規受教,待人友善,秩序良好。他們尊敬師長,與朋輩相處和睦。學生樂於參與課外活動、義工和社區服務,表現認真、投入。學生領袖於不同崗位服務同學,表現熱心、盡責、具服務精神。
學校發展計劃 2021/24 三年計劃:<br>提升學習動機;建立正向人生。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重視教師的發展及培訓,措施包括:<br>1. 設進修津貼,鼓勵及資助同工進修英語、學科及教育新知;<br>2. 中、英、數、公民與社會發展、歷史、地理及綜合科學等科目全面推行共同備課,提高教學效能;<br>3. 設新同工入職輔導,使之能適應教學生活;<br>4. 設教職員獎勵計劃,獎勵表現優秀的同工;<br>5. 鼓勵教師在本港、國內或國際教育研討會分享校本經驗;<br>6. 借調老師到教育局。
全方位學習 本校辦學團體YMCA國際網絡強大,因而學生經常有機會參加國際交流活動。例如,英國倫敦YMCA 175周年活動、泰國清邁YMCA世界大會、陝西省沙漠植樹活動及德國YMCA舉辦的國際交流營等,豐富學生學習經歷。<br>設有三十多項課外活動,並著重義工服務,推行「一人一服務」計劃,讓同學有均衡的發展。<br>初中推行「一人一樂器」計劃,設有管樂團及多種樂器班,樂團於「香港青年音樂匯演」及「聯校音樂大賽」中,多次奪得金獎及銀獎。本校經常舉辦聯校音樂營及聯校管樂音樂會。<br>本校體育活動表現出色,歷年學界比賽中,在田徑、越野、籃球、排球及手球賽事中獲多個獎項,更培養出不少香港代表隊選手,如單車、保齡球、棒球,當中手球隊表現尤佳。本校更與辦學團體組成聯賽隊伍,參與香港大型運動項目,成績彪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