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學外,其他科目均以英語為教學語言。本校有十多位來自海外以英語為母語的教師,與本地老師一起,為學生營造一個豐富的英語環境,讓他們自然地學習英語。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採取以學生為中心及探究式的教學法,並輔以互動工具,達致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高階思維能力。<br>2. 利用小組教學及靈活分組的課堂模式,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br>3. 通過聯課活動、戶外考察和自主學習,提供學生大量拓展學習能力的機會。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學生可選擇2至3個中學文憑試選修科目(包括西班牙語)、應用學習課程(包括與浸大合辦的「多媒體故事」)及聯校網絡課程。<br>2. 課程重點:為非華語學生而設的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課程,表演藝術(初中)、西班牙語課程及增潤課程,當中包括:STEAM、思國際英語(IELTS)考試、藝術與創作、創意科技及電子遊戲設計。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提供初中及高中多元增潤課程,以促進學生興趣和才華發展,並照顧他們的學習需要。<br>2. 提供為學生度身訂造的校本課程及教材。<br>3. 推行英文、非華語中文及中國歷史小班教學。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學生支援組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員、各主科科主任及其他支援老師組成。我們與駐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緊密合作,照顧個別學生的需要,為他們提供一對一輔導、社交技能培訓,以及適切的學習支援和調適。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家長教師會於1992年成立。目標為建立家長間支援網絡,加強家長與學校的聯繫,以及支持學校發展。籌辦家長講座及活動,交流育兒心得,培育子女成長成才。 |
校風 |
本校致力營造一個健康、關愛共融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愛及服侍的心,並照耀世界。 |
學校發展計劃 |
請參閱學校網頁 http://www.ltpss.edu.hk。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學校重視教師專業發展工作,設有入職啟導計劃、同儕觀課、教學經驗分享會等眾多專業交流渠道,以及校本老師培訓計劃。學校亦鼓勵和贊助教師參加本地和海外的專業發展活動。 |
全方位學習 |
學校成立了多個校隊、制服團隊和興趣小組,促進學生發展所長。除了各種以學生主導的活動和服務崗位外,我們還藉校外精英領袖培訓計劃和志願服務,來增強學生的領導能力和服務精神。學校每年舉行體驗學習週、境外學習交流團(包括姊妹學校順德羅定邦中學),讓學生開闊眼界,激發他們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