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透過校內外活動提升同學兩文三語能力。初中綜合科學、綜合人文、數學科、綜合商業等科目,按級別及班別分別以中文或英文授課(詳情請參閱2022/23及2023/24學年的開設科目資料)。數學科、綜合科學科、綜合人文科及於初中設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增加非英語學習組別學生認識該科目相關英語詞彙。又有不同學習領域中的跨學科活動。英文科除了向以英語學習科目提供支援外,又會在校內舉行話劇表演、寫作及口語訓練、網上閱讀計劃等,提升學生英語能力。中三級設有各類銜接課程幫助同學適應新高中以英語授課的科目。因應同學的普通話能力,在中一及中二部份班別安排以普通話教授中文,舉行活動如中文週、網上閱讀、普通話擂台賽等,訓練學生應考國家語委三級六等普通話口試,提升學生的中文及普通話能力。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初中教學以中英數為重點,配合綜合人文、綜合科學、歷史、地理,及生活與社會及綜合商業科,提升兩文三語、思考、創意、解難及資訊科技等能力。高中教學重點應付公開考試;同學定立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及培養堅毅素質,以協助學生獲取佳績。全方位學習課擴闊學習經歷,培養品格,訓練協作、解難、創意及高階思維等能力。依據各個學習領域,推行跨科協作及活動,讓同學全方位建立共通能力,增強學習果效。透過課程整合,達致更有效銜接高中課程的果效。高中提供超過十個選修科目配合學生不同興趣,部份科目分設中英文組,學生按能力選擇學習語言。為加強閱讀能力,圖書館、中英文科分別有廣泛閱讀計劃,網上中英文閱讀計劃等,培養同學持續閱讀習慣。近年重點培育學生自學態度,透過課前預習活動、網上自學系統,建立學生自學習慣。又積極發展電子學習,利用不同平台讓老師及學生均可以熟練地進行網上學習,以配合學習發展的趨勢。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中史、歷史、旅款、視藝、地理、資通、物理、生物、化學、經濟、企財、數學延伸部分。<br>2. 課程重點:因應學生不同能力及需要,部份科目在課程設計時會有調適,包括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和評估上。又利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及提升學習能力,以及增加課程的趣味性。高中科目開設具多元性,學生可以依據個人能力及興趣,從十多個選修科目中自由選擇修讀2至3個選修科目。在升學及就業有多元化的出路。全校每周安排兩節全方位課節,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透過考察、參觀、講座及工作坊等活動,深化及鞏固課堂學習,並培養多元學習能力。中四及中五級設多元啟迪課程,內容涵蓋科技、語文、閱讀、藝術、體育等,培養學生多元興趣,提升學習動機,配合校本資優教育發展,發掘學生潛能。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向來積極參與教育局及大學籌劃校本支援計劃,以照顧不同能力學生的差異。不同科目按校本調適課程內容、教學策略、分班方法及評核方式,照顧不同學習能力學生。高中部份選修科目設中、英文組,同學可按能力選擇學習語言。初中課後設拔尖補底輔導班,由老師指導能力較佳或能力稍遜同學。星期六聘請校外專業教育機構經驗導師設計課程,安排英文及數學補底及加強班。另設課後功課輔導班及文憑試應試班,輔導學習能力及動機稍遜同學。又推動資優課程,發掘在語文、數理、科技以至領導才能方面具潛質的學生,透過校本及校外機構課程,培訓及提拔尖子。此外,同學在情緒及社交方面若有需要,會由已接受輔導專業訓練的老師跟進。家長、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合作為個別學生提供支援,設計個別教學計劃,協助適應學習生活。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融合教育政策目標是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適應校園及學習生活,以及讓其他學生接納及關心有特殊學生需要的同學,建立校園共融的氣氛。本校設有特殊學習需要工作組,由老師、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組成。特殊學習需要駐校社工及教育心理專家會定期為學生及家長提供諮詢、輔導及小組活動等服務,以支援學生及家長之需要。本校又為各類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安排測考温習班,由畢業生導師負責,協助同學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又提供情緒支援,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健康正向的心態面對校園生活。本校亦會聘請各類機構專家,為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同學提供評估及治療服務,又於課業及測考評核中作出調適安排。如有需要,會為學生擬定及執行個別學習計劃,全年深入跟進學生情況,與家長緊密聯繫,並定期與老師及教育心理學家商討學生學習情況,以提供有效的支援。共融教育工作方面,本校每年會舉辦不同活動,讓同學透過遊戲、體驗及電影欣賞等,認識人的多元,並帶出接納與包容的信息,以促進互相尊重、校園共融文化。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家校合作 |
家長教師會,作為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橋樑。每年舉辦多次家長教育聚會,按不同年級及不同主題規劃。透過中一的家長聚會,幫助同學適應及展開豐富的校園生活。另外,家教會每年均舉辦親子一日遊、新春團拜盆菜宴等活動,師生家長歡聚一堂,加深彼此了解,促進感情交流。 |
校風 |
本校以「仁愛勤誠」為校訓,重視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之均衡發展。故此,本校營造的學校風氣,是要求學生嚴守紀律之同時,也在充滿溫情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br>我們透過舉辦家長日,每學年出版校訊、多次家長晚會及家長教師會之活動,讓家校間緊密合作,在高關顧高要求下,讓同學在充滿溫情的氛圍下成長。<br>我們重視品格教育,要求同學待人以誠,要尊重別人,態度誠懇、謙虛,感恩,誠實、順服,對大自然一切生物有仁愛之心。<br>學風方面,我們要求同學追求卓越,求學要堅毅而勤奮,每天要預習、溫習及完成家課,準時繳交,對學習要有信心,能成為學養俱佳的中學生。<br>透過教育,楊中學生是能恪守校訓,行為有節制,見義勇為而盡責的青年公民。 |
學校發展計劃 |
提高初中學生兩文三語水平,培養思考能力、自信、自律、自管、自主等素質。教學方面延續STEM教育及電子學習、發展資優教育及高中多元啟迪課程。課程方面推行學科整合,跨科協作,提升英語能力及各項共通能力的培訓,提升公開考試成績。此外,推展生涯規劃,提升學習動機及班級經營,以同儕影響建立班風及校風,提升學生品格及學養,令學生成為「有品有學」的中學生。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教師培訓配合學校發展,每年均舉行三次教師發展日。校方鼓勵各科組進行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及同儕互學。本校亦參與樂善堂的品質圈計劃,鼓勵與屬校交流。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著重學生全面均衡發展,每年均舉辦大型活動及比賽,學科方面有中文周、英文周、數理周、公民周等,其餘比賽及活動有各類社際球類比賽、歌唱比賽、數理比賽、田徑運動會和城門河長跑等。此外,亦積極參加各類校外比賽。學校設全方位學習課,包括環保教育、社會服務、體驗學習、境外跨文化學習和領袖訓練等。學校亦為同學安排本地考察及多元潛能發展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