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1. 為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及運用英語,部份班別的科學科及數學科會以英語教授,電腦科引入英語延展教學活動;<br>2. 中一新生按學生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成績及學生/家長的意願編班;<br>3. 學生升讀中三及中四時,可按英文科及整體成績轉讀以英文授課為主的班別。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以學生為本,重視課堂互動,運用有效學習法促進學生學習,習作設計多元化; <br>2. 重視學生個別差異的照顧,通過有效的拔尖補底措施,提高學業水平; <br>3. 提供多元化的新高中課程,滿足各類學生不同興趣及需要,提供多達13個選修科目供學生選擇,另外有第三語言:日文供學生選擇,5科開設中文組及英文組。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科目組合多元化。<br>2. 課程重點:制定校本課程,包括初中電腦科校本課程、宗教倫理成長課程、設計與科技科模組科技學習課程。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為核心科目安排分組教學,以縮窄班內學生的學習差異;<br>2. 英文、中文及數學科推行拔尖補底計劃;<br>3. 各科老師因應學生程度調適課程及教學方法; <br>4. 設課後功課輔導班協助學習能力稍遜的同學; <br>5. 多項措施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制定『校本融合教育政策』,並成立有特殊學習需要小組,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支援工作。本校運用『學校支援津貼』為學生提供支援服務。本校透過教師培訓、教員會議、個案會議、觀課、個別面談等方式,協助老師及早識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了解有關學生的特徵及需要,從而作出適切的配合和支援工作。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家校合作 |
本校極為著重與家庭的聯繫,致力與家長建立伙伴關係,以發揮家庭對教育學生的積極作用。透過多種渠道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包括時常更新的學校網站、定期出版「家長通訊」、科目概覽、家長通告、家長講座及家長日等。 家長對學校的整體評價極高,特別欣賞學校校風純樸,重視學生品德培育的特點,並且十分支持學校的發展。 |
校風 |
1. 學校校風純樸,學生之間能互相接納,相處融洽,樂意擔當不同崗位,服務他人;學生尊敬師長,態度謙厚和善,喜愛與人溝通,愛護學校,對學校有歸屬感;<br>2. 推行「成長新動力」生活技能課程,促進全人發展;<br>3. 成立「長者學苑」,推行服務學習計劃,培養學生關愛社群、樂於服務及勇於承擔的品德。 |
學校發展計劃 |
1. 培養學生好學態度,建立自主學習習慣。<br>2. 加強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學效能。<br>3. 提升正向思維,強化歸屬感,培養守規精神。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不斷完善,推行課堂研究計劃,提高教學效能。<br><br>注重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積極參與校外多項專業發展計劃。 |
全方位學習 |
為同學提供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學會數目多達46個,較具特色的學會包括航空青年團、箭藝、越野、手球、排球、中樂、押花藝術、手語、小結他、爵士舞、VR製作、品味咖啡、魔術、漫畫繪本、咭樂、跆拳道、無火煮食及國畫書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