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本校注重兩文三語,透過多元化的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及普通話能力,並讓學生因應個人的能力,選擇合適的語文應考公開試。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非常重視教學效能及多元化學習,因此學校在正規及非正規課程均著重培育學生獨立思考、自律及進取之精神。此外,每天上午,全校同學均需進行英文或普通話分享/朗讀練習,藉此鞏固語文基礎,提升兩文三語的能力。各班均設有多元化科目,以配合學生學習需要;而中四至中六開設不同學習領域的選修科目供學生修讀。為配合全方位學習,每位初中生須於三年內參加五次校外參觀。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部份科目按學生的能力,自行設計校本教材。<br>2. 課程重點:照顧學生的多樣性,透過多元智能策略、合作學習及運用資訊科技,以發展學生共通能力。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輔導組舉辦多元化活動協助初中學生健康成長。中一至中三英文科設「英語提升課程」,而數學則在平日及周六設「啟進班」,以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此外,高中設中英數加強班,以鞏固學生的基礎。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以「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成立學生支援組,輔導主任及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會按學生需要定期邀請教育心理學家、家長、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共同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訂定支援措施,幫助他們融入學校,愉快有效地學習。本校亦會安排教師報讀融合教育相關課程,深化教師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認識,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師團隊的專業能力。<br>為及早識別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本校在家長同意下,會收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新生資料,亦會轉介懷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予教育心理學家進行評估。本校以三層支援模式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校方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和其他校內資源,為學生提供支援,如外購課後功課輔導、社交訓練小組、言語治療服務、安排「個別學習計劃」等,並每年向相關家長提供「學生支援摘要」,讓他們了解學校的支援措施。另一方面,按照考評局的考試調適指引,本校亦會安排校內考試調適,包括:加時應考、特殊試場安排等,並協助報考文憑試的同學申請相若的調適,盡力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考生在適當環境下應考,得到公平的評核。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課後中文輔導,幫助他們學習中文。<br>本校特聘教學助理,協助非華語學生解決在中國語文學習領域上遇到的困難。 |
家校合作 |
家教會以聯絡家長教師感情及促進學生品學為宗旨,經常組織家校合作活動,交換教導子女和學生的心得,是學校的有力支援。 |
校風 |
本校校風淳樸,秩序良好。在學務、訓導、輔導、學生事務、課外活動、公民教育、升學就業輔導及資優教育各方面,皆能按同學的需要提供協助。 |
學校發展計劃 |
「三年發展計劃」已透過學校網頁公佈。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校方鼓勵老師在專業發展上持續進修,參加各類研討會、講座,自我提升。同時校內老師每年必須最少互相觀課兩次,交流教學心得,增強教學效能。 |
全方位學習 |
設有多個學會及組織以配合學生的「全方位學習」及「其他學習經歷」,包括學生會、制服團體、服務、體育、藝術、學術及興趣等。所有學生必須於領袖訓練和服務、音樂及體育三個範疇達到一定水平。本校同學在多項國際、全國、全港及校際比賽中名列前茅,包括創意藝術、劍擊、步操樂團、拉丁舞蹈、中國舞蹈、爵士舞蹈、奧林匹克數學及戲劇等獎項。聯課活動包括專題報告、參觀機構、參與科學設計比賽及出外考察等。<br>另外,每年十一月均設一連三天的「全方位學習日」,有系統地安排各級參與校內及校外的聯課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