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除中國語文、普通話、中國歷史、體育、全方位學習、宗教周會、倫理與宗教科、視覺藝術(部分年級)外,本校所有科目均採用英語為教學語言。課堂以外,本校亦致力提供一個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同學們得到充足的機會及真實的語境練習英語,各項英語活動如「英文妙言雋語一分鐘」、外籍老師、校友及學生分享、英語學習活動及「英語周」能提升同學間互相學習的氣氛。本校亦制訂了「英語自學獎勵計劃」,以鼓勵學生在課餘時持續參與英語活動。此外,本校旨在透過跨課程語文學習課,使中一學生能有效運用英語學習其他科目、並提升他們在英語授課的科目之答題技巧。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學校課程設計著重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發展學生共通能力和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和態度。教學設計採用探究學習模式,鼓勵學生於課堂中積極提問及參與討論,建構知識。同時,為了更能因應學生的不同情況,提供更適切的教育,學校本年參加了香港中文大學的優質學校改進計劃,透過講座,共同備課,同儕觀課等活動,提升老師照顧學習差異的能力。學校亦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學習機會,以延伸、促進及擴闊課堂所學,發展學生多元能力。<br>此外,本校在初中已全面落實自攜裝置政策(BYOD),各科目於課堂內外使用平板電腦或不同的網上學習平台,進行電子學習或移動學習,支援學生自學及延伸活動,提昇學與教之果效。從2021-2022學年起,學校已陸續在課室及特別室加設電子白板,加強課堂內師生及同學間之互動,以提升學習效能。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提供多元化選修科目組合,讓同學選擇。<br>2. 課程重點:1. 為配合不同學生的興趣及社會發展,本校於2021-2022學年起,新開設了視覺藝術及旅遊與款待二科選修科目。同學可按其興趣選修三科或兩科選修科.。<br>2. 課程重點:初中課程重點讓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並與高中課程銜接,同時著重能力和價值觀及態度的培養。21-22年度初中校本統整課程包括:科學科、科技教育科、藝術教育科等。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學校有多項計劃及活動,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在學習方面,中一級實行中英文小組教學,把五班分為七組,好讓老師更能照顧學生個別差異。此外,學校除設有省導班、增潤課程及溫習計劃,更推薦學生參加專上院校的拔尖課程及入讀資優學苑。在學生成長方面,中一、中二及中三級設雙班主任制,並舉辦領袖訓練和驕陽計劃等不同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多方面發展,健康成長。學校又成立「學生支援小組」,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提供服務。 |
模式融合教育 |
為推行融合教育,本校於 2008-09 學年成立學生支援小組。小組成員除了來自不同委員會及學科的老師外,還包括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學校社工、學生輔導員及學習支援教學助理。小組成員均已完成相關培訓。本校亦運用「學習支援津貼」為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設計校本支援課程,以協助學生掌握課程;設計校本個人及小組發展活動,以協助學生發展個人技能;向校外機構購買服務,以提供學生適切及優質的專業支援。同時,本校更本著家校合作的精神,邀請相關家長定期參與會議,共同為相關學生制定及檢視個人學習計劃;更為相關家長安排工作坊,讓他們能更有效地照顧、教導及關愛子女。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家校合作 |
本校致力建立與家長彼此信任的伙伴關係。為了使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本校每年都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如中一家長迎新簡介會、分級家長講座及家長日(每學年三次)。此外,家長教師會更於年內舉辦多項活動,以強化家校合作的基礎。 |
校風 |
校風嚴謹樸實,結合訓導與輔導,師生關係融洽。另學校除推行啟發潛能教育活動,推動關愛文化。 |
學校發展計劃 |
學校22-25年三年發展計劃關注事項:<br>1. 讓學生掌握21世紀學習所需的技能;<br>2. 幫助學生培養成長心態、積極價值觀、態度及自我認同。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為配合課程和教育環境的發展,本校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專業培訓以及與其他機構專業交流。此外,學校定期舉辦教職員發展日,針對學校發展的關注事項和教職員的需要提供專業培訓。 |
全方位學習 |
學校因應香港中學文憑課程中「其他學習經歷」及「學生學習概覽」要求,制訂學生參與聯課活動政策。學校鼓勵學生參與可持續發展及服務性質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堅毅意志和服務社群的精神,同時發展學生領導才能。學校設有十多個學生組織或服務小組,另外有四十多個學會/團隊/校隊;同時學校特設全方位學習課堂,並且每年舉行多項學校活動,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聯課活動,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學校更外聘專業團體及教練,培訓學生,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大專院校及校外專業團體舉辦之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