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1. 本校初中大部份班別以英語授課,除中文科、中國歷史、普通話、生活與社會、宗教及倫理、閱讀課外,其餘科目均以英語教學。部份學生英文、數學和科學以英語教學,以便照顧學習差異;<br>2. 高中部份科目銜接初中,維持以英語為授課語言。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重視各級課程及能力銜接;2. 積極運用資訊科技,推動自主學習;<br>3. 各科設計自學課題,培養自學能力;4. 全校層面致力照顧學習多樣性,提升學習效能;<br>5. 大力提倡閱讀,提升語文能力,擴闊通識視野;6. 善用全方位學習,豐富學習經歷;<br>7. 重視生涯規劃,引導訂立目標和理想抱負;8. 配合STEAM教育發展,各科透過學習活動或專題研習引入STEAM教育元素。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提供3組共16個選修科,學生選修3X。<br>2. 課程重點:(1)各科按學習目標、學生能力和學習需要,剪裁及設計適合學生課程;(2)舉辦銜接課程,助同學順利適應各階段學習;(3)理科科目進行科本STEM教育專題研習。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成立特殊教育需要支援小組;(2)各學科致力拔尖補底,照顧學習多樣性;(3)定期舉辦進階或增潤課程,切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4)增聘教學助理、輔導員以及建立學習資源角。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及關愛校園,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全面的支援。學校成立「學生支援小組」,成員包括副校長、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社工、輔導員、統籌主任、曾接受特殊教育訓練的教師及教學助理,定期舉行會議,為有需要的學生設定合適的支援計劃。為加強老師了解個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及安排適切的支援和輔導,支援小組與老師交流有關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商討支援措施,並檢視學生的學習進度。此外,校方定期向全體教師發放融合教育資訊,分享有關的理念和教學建議,按需要舉辦專題講座,加強教師對融合教育的認識,並鼓勵教職員參與教育局「照顧不同學習需要」的培訓課程以提升其專業知識。學校除提供合適的考試調適,亦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外購專業支援服務如職業治療、讀寫和社交技巧訓練等。本校重視家校合作,支援小組建立恆常溝通機制,定期舉辦有關家長會或講座,讓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共同支援其學習和成長。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1. 家長校董加入法團校董會;<br>2. 定期舉行家長聚會、周年大會,收集家長意見;<br>3. 定期舉辦親子活動、家長課程及家長茶聚;<br>4. 每年舉辦學生「好人好事」、「操行進步獎」、「家長也敬師」活動;<br>5. 家長義工為教學和活動提供支援。 |
校風 |
教育局外評報告讚揚本校「校風淳樸」,老師「親切友善」,「關懷學生,工作勤懇,彼此合作,團隊精神良佳」,學生「守規有禮,純品受教」,「對學習感興趣,尊敬師長,與朋輩相處融洽」。報告更指出本校「能配合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如中一新生適應、生涯規劃、領袖訓練等等,提供適切的成長支援服務」。 |
學校發展計劃 |
2021-2024 學校三年發展計劃<br>1. 學與教 <br>關注事項1.1 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 <br>目標1.1.1 習慣使用電子學習工具,促進自主學。 <br>目標1.1.2 透過跨學科閱讀深化知識領域,鞏固學生慎思明辨的能力 <br><br>關注事項1.2 照顧擴大中的學習多樣性 <br>目標1.2.1 針對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採用適切的策略,讓尚未發揮能力的學生 獲得成功的學習經歷。 <br>目標1.2.2 加強資優教育元素,設計具創意和挑戰性的課程或活動,讓學生的 潛能得以栽培。<br>2. 學生支援<br>關注事項2.1 秉承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及全人教育的精神,推動價值觀教育。<br>目標2.1.1 鞏固積極的人生態度,珍惜所有,常存感恩。<br>目標2.1.2 鞏固堅毅樂觀及關愛他人的態度,以友善和接納的態度待人。<br><br>關注事項2.2 推動全方位學習,創造機會,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br>目標2.2.1 通過全方位活動,從體驗中學習解決問題及面對逆境,培養學生解難能力及加強適應力。<br>目標2.2.2 積極培養學生領袖,以正面態度為國家及社會謀福祉。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1. 舉辦教師研討日,促進專業發展;<br>2. 鼓勵教師共同備課及積極進修,提升教學效能;<br>3. 推動自主學習,照顧學習多樣性;<br>4. 鼓勵教師借調教育局、擔任教育公職、參加「種籽計劃」等,汲取課程發展經驗。 |
全方位學習 |
1. 分體育、學術、興趣、藝術和服務五大類別,約60多個學會。特別有讀書會、聖詠團、天主教同學會、校園電視台、中樂團、劍擊班、街頭舞班、花式跳繩等; <br>2. 舉辦升中家長講座,展示學生學習成果; <br>3. 舉辦英語國家遊學團、升學考察團、國內學習團及朝聖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