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本校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著力發展同學兩文三語的能力。為協助中一學生盡快適應以英語學習,本校特設校本「跨學科英語課程」;而中一及中二設英文輔導班,中一至中三均有英文拔尖課程。又聘有一位外籍英語教師,透過課餘活動及暑期英語遊學團增強同學的英語聽、講能力及親身體驗英語世界的生活。<br>另外,本校亦會透過普通話課及課外活動循序漸進提升同學普通話水平。<br>初中設有校本跨課程閱讀課及中、英文閱讀課,提昇同學的閱讀能力及興趣。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初中課程著重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訓練,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多思考。高中課程與初中課程緊密銜接,例如初中設有社會教育科以發展學生的學習技能及多角度思考能力,英文科各級的正規及非正規課程已滲入語言藝術的訓練及文法應用。配合課程改革「學會學習」的目標,老師致力實踐以學生和能力為本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此外,各科亦不斷發展促進學習的評估策略,以提昇學與教的效能。<br>在STEA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方面,本校著重於為學生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並提高學生對STEAM相關科目的興趣。各理科及科技科課程包含各種STEAM的元素,其中包括生物科技、3D打印、虛擬實景、mBot機械人,以及設計與製作專案,藉此提升學生的創意能力、合作意識及解難能力,讓學生透過參與機械人隊、STEAM學會及STEAM活動日等項目作延伸學習。本校學生於STEAM相關的比賽中屢獲佳績,足見其熱忱及天賦。他們更樂於與友校學生分享學習成果,回饋社會。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數學延伸單元一及二、物理、化學、生物、經濟、地理、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中史、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br>2. 課程重點:中一級跨科目英語課程、中一及中二級健康教育課、初中社會教育、初中跨科目閱讀及高中聖經科全屬校本課程。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有以下措施: <br>1. 開辦拔尖保底課程,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br>2. 各學科因應不同學生的需要而剪裁或延伸課程。 <br>3. 為學生提供功課輔導。 <br>4. 中一至中三英文科及中一中文科為有需要的班別提供小班教學,並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及學習活動。<br>5. 中二及中三英文科及數學科以分組形式為能力較高的同學進行拔尖課程。 |
模式融合教育 |
學生支援工作小組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特殊教育統籌主任、輔導主任、教務組代表及學生輔導員,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學習及社交支援。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如家長小組、家長講座及戶外聯誼活動等。此外,家長也參與學校活動,如敬師日、陸運會、水運會及社區服務等。這些活動促進了學校及家長的聯繫。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家長與老師視雙方為伙伴,讓孩子在一個充滿關愛的群體中成長。 |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融洽,教師經常利用課餘時間約見學生,教導他們功課,了解其性向和心理,扶掖他們健康成長。訓育組、輔導組、國民及公民教育組和駐校社工舉辦各類型活動,包括大哥哥大姐姐計劃、中一生活教育營、性教育活動及國內外交流活動等,協助學生建立自律精神、正確的價值觀和性觀念,以及提升個人道德水平;又善用早會、週會和健康教育課,讓學生對德育、家庭、個人情緒、人際關係和公民意識等課題有所認識,並藉此學習珍惜生命,尊他立己。 |
學校發展計劃 |
1. 透過優質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效能。<br>2. 透過正向教育,提升學生成就感,活出豐盛人生。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建構教師學習社群,提供不同渠道如同儕觀課、共同備課、課研等讓同工互相學習和共享資源。每年舉辦教師講座,工作坊及友校交流會,並與大學聯繫,獲取專業意見及支援。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學生可參加學術、興趣及服務三大類課外活動,此外還有大型項目如全方位學習日、英語音樂劇、綜藝晚會、文化交流團等,讓學生發揮潛能,各展所長。學生積極參與,樂在其中,更於康體、音樂、制服團隊、STEAM等範疇的校際比賽中獲獎纍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