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鄭榮之中學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鄭榮之中學

新界沙田大圍積運街12至14號

本著基督精神,藉專業團結的教職員團隊,致力推行靈、德、智、體、群、美六育並重的基督教全人教育,讓學生在充滿鼓勵和支持的環境中茁壯成長,建立自信、自律、自學精神,同時培養學生認識福音、明道守禮、慎思明辨、貢獻國家及榮神益人。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余毓繁先生
校長 沈啟誠先生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 中華宣道會
宗教 基督教
創校年份 1984
校訓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學校佔地面積 約 6,5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50"
學生會會費 "$4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社費:$20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5
全校教師總人數 61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77%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22%
特殊教育培訓 34%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79%
5-9年 3%
10年或以上 18%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5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一及中二: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普通話、聖經<br>中三: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聖經<br>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中一: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趣味英語<br>中二: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br>中三: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1/2/3、地理、電腦認知、體育、設計與科技、科技與生活、綜合表演藝術、生活與社會(資源與經濟活動)、財務概論(校本課程)<br>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中一:地理、電腦認知、視覺藝術、音樂、體育、設計與科技、科技與生活<br>中二:地理、電腦認知、視覺藝術、音樂、體育、設計與科技、科技與生活、遨游世界(校本專題研習)<br>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至中五)、公民與社會發展、聖經、設計與應用科技(中六)、倫理與宗教、視覺藝術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申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資訊與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地理、體育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語文政策 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老師善用教學策略,協助學生掌握課程內容、營造優良的英語學習環境,提升學生英語能力,並致力發展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詳情請參閱2023/2024及2024/2025學年的開設科目資料)
學習和教學策略 1.通過全面及均衡的課程設計,鼓勵同學修讀不同範疇的學科,並建立積極進取,敢批判、主動學習的求學精神。2.中一級設趣味英語課,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及素養。3.初中各級推行不同的閱讀計劃,培養學生閱讀能力。4.中三級設綜合表演藝術,發展學生藝術潛能。5.其他學科亦通過多元的活動,例如參觀、遊學團、工作坊及學習經歷日等,讓學生走出課室,體驗第一身學習經歷。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3X及4X。 課程照顧不同階段的學習需要:初中通過多參與,建立學習基礎和習慣,專注提升學生的應試技巧及能力。<br>2. 課程重點:初中課程及中三級綜合表演藝術是根據本校學生的能力與興趣而設計,藉此加強初中學生的思維訓練及藝術修養。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課後設有學習技巧訓練班及英語學習增潤班,鞏固學生根基。各學科亦訂立政策,照顧學生學習差異。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支援部門專責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使其盡快適應本校學習環境及享受學校生活。教育心理學家按時到校提供治療性及發展性的諮詢及輔導工作。資優生會獲推薦參與校外不同課程和比賽,以延展學生潛能。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支援部門由校長、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支援老師、教育心理學家、社工、教學助理等成員組成,肩負起策劃、推展和檢視融合教育的工作,亦會鼓勵教職員報讀相關課程,提升其對教與學、個別輔導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能力,從而貫徹「全校參與」的理念。針對學生的個別學習差異,本校會安排已接受培訓的老師進行課堂研究,實施調適策略,並進行檢討,讓學生投入課堂學習。同時,會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校內及公開試的測考調適,以公平、客觀地評估學生學習進展,並回饋學生學習。本校的「學習支援津貼」用於提供具針對性、多元化的支援措施和服務,以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當中包括言語治療、課業輔導、社交訓練、各項有助改善專注力或溝通協作能力的義工培訓及探訪、興趣班等,讓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得以全人發展。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家校合作 本校重視家校合作。家長自發組織義工團隊,在校內外活動及比賽中照顧學生、擔任活動助理。他們積極參與,投入大量時間及資源,與教師攜手營造優良學習環境。本校家長對學校的課程改革、聯課活動,及其他學習經歷活動等均給予正面的回饋,達至真正的家校合作。
校風 本校校風淳樸,學生自律守規。學生發展組轄下各部門均以基督教價值觀為基礎,肩負起品德培育的重任。學校每年均舉辦「均衡學生獎勵計劃」、「模範班別獎勵計劃」、「傑出學生選舉」、「優秀領袖獎」及「堅毅精神獎」等計劃,藉此達至全人發展的願景。不同的「學生獎勵計劃」旨在表揚學生多方面的成就及其對學校與社區的貢獻。本校更運用教育局的資助增聘額外的輔導人員,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本校「家長教師會」及「校友會」亦熱心參與學校活動,經常自薦擔任活動義工。老師、家長、校友及社工合力共建一所關愛的校園。<br>
學校發展計劃 學校以「興起發光」為2021-2024年主題,周年重點關注事項為:<br><br>關注事項1:追求學教卓越<br>1.1 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br>1.2 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技能/習慣/態度<br>1.3 優化學校的英語學習環境<br><br>關注事項2:成就非凡人生<br>2.1 積極上進 - 通過正式課程、聯課活動和「自肥計劃」培養學生正向積極的價值觀<br>2.2 盡責承擔 - 加深學生對他們在個人生活、社會和國家中不同角色的投入感及歸屬感<br>2.3 彼此聯繫 - 在個人、課堂和學校層面營造關愛校園文化<br><br>關注事項3:提升行政效能<br>3.1 優化學校管理結構,啟發教師潛能<br>3.2 改善學校設施以提升學與教效能<br>3.3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與交流<br><br>另外,學校更著力推動校園宗教發展,中一級以團契形式進行聖經課,讓同學可認識福音、體驗團契生活、共同成長。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通過安排不同工作坊,提升教師於課堂教學上的效能,並提升教師推動生命教育的能量。<br>2. 通過安排同儕觀課,建立專業交流的文化。<br>3. 通過時間表的編排,騰出空間讓科組進行共同備課,提升專業效能。<br>4. 通過安排新同工迎新活動、導師制度,讓新同工盡快投入教學工作,並提升教學效能。<br>5. 通過發放進修資訊,讓教師按個別的專業發展階梯參與相對應的進修課程和活動。
全方位學習 本校共設有60多項分屬宗教、學術、文化、運動、藝術、興趣小組及服務組別的課外活動。<br>中一至中五同學須在校內外參與最少一項體藝活動,以此推動學生發展藝術及體育方面的潛能;鼓勵高中同學在校內外參與至少一項義工服務,關注社區需要。<br>各項活動除了由專業的老師負責外,本校更外聘專業導師,為同學提供多元化體藝活動訓練。<br>本校亦全力推動學生領袖培訓計劃,通過領袖訓練營及工作坊,積極培育學生成為具責任感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