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
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

新界屯門兆康苑

貫徹東華三院的辦學精神,推行「全人教育」,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以「勤、儉、忠、信」為進德修業的依歸,使學生日後成為具備知識技能、有獨立思考能力、勇於承擔責任和關注社會事務的良好公民。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鄧明慧女士
校長 葉偉儀先生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東華三院
宗教 -
創校年份 1982
校訓 勤儉忠信
學校佔地面積 約 6,8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50"
學生會會費 "$2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450(改善學校學生設施)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60
全校教師總人數 60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86%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50%
特殊教育培訓 44%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26%
5-9年 12%
10年或以上 62%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數學*、科學*、生活與社會、中國歷史、地理、歷史、電腦、音樂、視覺藝術、體育、設計與工藝、家政(中三)、普通話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數學*、科學*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及社會發展科、物理、生物、化學、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地理、歷史、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旅遊與款待、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視覺藝術、音樂、體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數學、數學延伸部分、物理、化學、生物

語文政策 秉持「兩文三語」的教育方針,著重培養學生中文、英文及普通話能力。學校投入額外資源以加強同學語文學習。本校各級中、英文科均以小班教學模式,使老師更有效地提升同學的語文水平及加強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而初中每級部份組別以英語教授數學科及科學科。學校定期舉辦不同與語文相關的活動,以提高同學學習語文的興趣。本校中國語文科以粵語授課,同時於初中亦開設普通話科,培養同學普通話的聽說能力。
學習和教學策略 營造優良學習環境,五育均衡發展,培養學生求知自學精神,發掘學生潛能,開拓他們的眼界,例如參觀博物館、國內及海外交流團等,寓學習於活動,將學習的場地由校內延展至校外,鼓勵學生自學。擴闊課程及恰當地採用母語教學以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全力支援各科採用資訊科技教學,並鼓勵學生擴闊知識領域。初中設圖書課,教導學生掌握學習和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建立閱讀習慣,擴闊視野。除廣泛閱讀外,更舉辦多樣的推廣閱讀活動,如早讀、書展、閱讀小組和社際閱讀比賽,以營造閱讀風氣,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STEM教育鼓勵跨學科知識運用,並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初中高級科技科的「Start-up」計劃更將營商元素加入初中課程,讓學生體驗初創企業由了解需要﹑設計產品,以至營銷策略等過程,以真實情境進行學習。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學生可在11個選修科目中選擇3科。<br>2. 課程重點:因應學生學習需要,制定不同教學策略,分配資源,照顧學習差異。對於能力稍遜的學生,本校安排小班教學,剪裁課程,並給予課外輔導,協助學生迎頭趕上。除正規的學科課程外,本校亦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透過培養學生「積極突破、自律盡責、正直誠實、多元和諧、追求卓越」的「子田人」氣質,達到全人發展的目標。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學校安排部分科目同級同時段上課,按學生的能力調適課程,作小組教學,照顧學習差異。各學科訂立支援學習差異的策略,進行分層教學。學校亦定期舉辦進階或增潤課程,以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學校的學生支援組專為有特殊學習困難學生提供支援服務。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透過運用學校各項津貼(如學習支援津貼等)及院本的支援,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社交技巧和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br><br>本校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支援老師、院本教育心理學家、校本言語治療師、教師、輔導員及教學助理。支援小組與學校其他科組配合和協作,照顧有需要的學生。<br><br>學校因應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援,如為個別學生提供言語治療服務及為學生提供個別或小組的藝術治療服務;並為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本校亦引入外間專業支援服務,改善學生的社交技巧。學校的學生支援組定期安排「共融週」以宣揚共融訊息。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本校為非華語的學生提供額外的支援,包括課後學習輔導、朋輩支援及文化共融活動等,協助他們盡快適應校園學習生活。
家校合作 本校家教會於1998年成立,一直以溝通、教育及聯誼三個方向前進。舉辦的活動三者兼備。每年學校社工都會為家教會舉辦「沿途有你」家長教育工作坊,透過講座、遊戲、角色扮演及日營等活動讓家長明瞭、適應及懂得如何面對其子女升上中學後的轉變。其他活動如親子旅行、家長與班主任交流會、中學文憑試放榜輔導夜、裹粽班等,深受家長及學生歡迎。
校風 本校校風純樸,致力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透過不同的服務機會:如賣旗活動、學生領袖生、圖書館領袖生、公民大使等,讓學生達至德智兼善。
學校發展計劃 三年發展計劃:<br>1. 提升教師團隊凝聚力,建立協作文化。<br>2. 建構高效課堂,提供多元學習模式,營造勤奮好學的校園文化。<br>3. 培養正向思維,成就「六年一貫」成長課程,以「子田人」身份為榮。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每年由東華三院及學校自行舉辦多次全體教師專業發展日。本校亦鼓勵所有教師持續進修,以提高教學質素。
全方位學習 按學術、興趣、體藝及服務四類而設立多元化課外活動;並定時舉辦語文周、學科展覽、健康教育展覽、教育營、領袖訓練課程、學術交流團、社際比賽、運動會、聯校比賽及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