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新界上水彩園邨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是一所提供優質教育的中學,我們以學生為本,營造一個理想及愉快的學習環境,提倡全人教育。我們致力於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質和能力,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也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積極的人生態度,讓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為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譚鎮國先生
校長 邱春燕女士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東華三院
宗教 -
創校年份 1982
校訓 勤、儉、忠、信
學校佔地面積 約 4,6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50"
學生會會費 "$1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200 校本管理費用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64
全校教師總人數 69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4%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50%
特殊教育培訓 0%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17%
5-9年 18%
10年或以上 65%

中一班數 5
中二班數 5
中三班數 5
中四班數 5
中五班數 5
中六班數 5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公民、經濟與社會、圖書館課(中一)、體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地理、歷史、電腦認知、設計與科技、家政、音樂、視覺藝術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國文學、中國歷史、旅遊與款待、其他學習經歷(例:體育、藝術教育、社創課程)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經濟、地理、歷史、生物、化學、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音樂、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微積分與統計)、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代數與微積分)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日語

語文政策 本校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至中三)、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至中六)、旅遊與款待、圖書館課、體育科及社創課程外,所有科目均以英語授課。學校注重學生兩文三語的發展,各項活動及每日早會均以英語進行。
學習和教學策略 課程設計針對學生的全人發展,五育並重。於初中有系統地培育學生的共通能力,透過不同科目協作及多元化教學策略,培育學生的學習及思維技巧。學生可選擇多元化科目組合;通識教育科設分組教學安排。舉辦各類交流活動,拓闊同學視野,學生足跡遍佈中外,如英國、星加坡等地。學校十分重視以英語為學習語言,透過英語週等活動,營造豐富的英語環境。按教育局課程指引,並考慮同學興趣、能力、教師人手等因素訂立各級課程。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及4X。 中國文學、中史、經濟、地理、歷史、生物、化學、物理、資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旅遊與款待、音樂、日語<br>2. 課程重點:(a)中一級設跨學科英語課程(LAC),讓學生在科學及地理科有效地運用英語學習。(b)中一至中三級設有公民、經濟與社會:課程內容包括個人成長、香港、中國及世界等議題。(c)中一至中三級設有校本跨學科STEM專題研習課,中二級採用自主學習(SDL)教學策略。(d)中四及至中五級設有校本社創課程,學生獲得實用社會創業概念和知識。(e)在班主任課推行校本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以及初中東華三院德育課程。(f)中一至中六級同學每年需完成校本「全寅發展獎勵計劃」,並與家長及班主任匯報進度及成果。中六級同學需預備自我介紹文章。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設中、英文及數學課後輔導班,以小班教學形式,加強同學的語文訓練。另設星期六能力提升課程,協助有需要的同學。2. 運用多元學習津貼開辦不同範疇的校本資優課程,讓學生盡展所長。3. 積極推動全方位朋輩輔導計劃,由熱心服務的朋輩輔導員策劃及舉辦各類型的活動如中一午間活動及中一能力提升日等。發揮良好的同輩影響力,讓中一同學適應中學生活,掌握學習技巧及個人與群體成長的知識。4. 全校參與「學生支援網絡」,在各級統籌德育、輔導及訓導教師工作,以協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經營」,全面支援學生的成長。5. 通過不同的教學策略及行政安排,為有需要的學生在課堂及課後提供支援。6. 推薦同學參與教育局、香港資優教育學院及各大學提供的資優培訓計劃。7. 中文、英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至中六)開辦多個課後拔尖課程。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支援組由統籌主任、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及資深科組老師組成,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提供全面的支援服務,照顧他們的個別差異。學校定期審視校內共融文化,利用社區資源策劃共融活動。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支援小組按學生需要的優次制訂策略性支援計劃,擬訂支援目標及財政預算,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結合其他校內資源,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支援,例如優化課堂學與教策略、小組或個別輔導、言語訓練、社交、學能和抗壓力提升訓練小組等外購服務。為提升校內教師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能力,除安排在職教師參與由教育局舉辦的培訓課程外,本校亦會定期舉辦校本教師發展工作坊,並鼓勵校內人員積極參加相關主題研討會及講座,加強專業交流。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定期舉辦家長講座、工作坊、聖誕聯歡、親子義工服務、親子旅行及親子興趣班,令親子關係更和諧。
校風 學校以全校參與形式,透過各科組推動以關愛、團結、尊重及卓越為主的核心價值,確保優良的校風。在關愛的環境下,積極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透過鼓勵學生參與義工服務、籌辦學會活動和舉辦領袖訓練,讓學生的領袖才能和服務社會的意識不斷提高。透過朋輩輔導員,為同學提供朋輩支援,營造和諧關愛的校園。
學校發展計劃 1.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建立自信及裝備21世紀技能。<br>2. 營造及建立正向的校園文化,提昇學生、教師、家長的幸福感與身、心、靈健康,以面對未來挑戰與困難。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除校本教師發展活動外,本校教師亦積極參與教育局、東華三院或其他機構提供的專業發展交流活動。此外,本校積極推動同儕觀課及分享,以達互相觀摩之效。
全方位學習 1. 學生會、四社、20多個學會、制服團體及校隊(體育、學術、藝術等)舉辦之活動<br>2. 中一「才藝『寅』生」計劃<br>3. 全方位學習活動(歷奇訓練及生涯規劃參觀等)<br>4. 各類境外考察交流活動 <br>5. 全「寅」發展獎勵計劃<br>6. 旅行及活動日<br>7. 中一生活營<br>8. 領袖訓練<br>9. 義工服務<br>10. 試後活動(歌唱比賽、問答比賽、才藝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