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新界屯門安定邨

按照聖經真理立場提供全人教育,培養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六方面的均衡發展,以期他們成為榮神愛人的社會棟樑。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戎子由博士
校長 方翠儀女士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香港路德會有限公司
宗教 基督教
創校年份 1981
校訓 仁愛、喜樂、和平
學校佔地面積 約 4,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50"
學生會會費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200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6
全校教師總人數 60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0%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5%
特殊教育培訓 42%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23%
5-9年 15%
10年或以上 62%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宗教、體育、普通話(中一、中二)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電腦(中三)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數學*、綜合科學(中一至中二)*、化學(中三)*、物理(中三)*、<br>生物(中三)*、地理、歷史、家政、音樂、設計與科技、電腦(中一至中二)、視覺藝術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史、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宗教、藝術發展、體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數學、生物、化學、物理

語文政策 本校重視培育學生英語發展,中一至中三級開設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及以母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班別。為配合學校英語發展,學校增聘外籍教師,於課堂與老師合作教學,於課後協助推動英語活動。英文科透過多元化的活動,有系統地加強學生的英語訓練。同時,於早會、午間定期推行英語活動,締造英語語境。除了學校辦學團體定期邀請美國宣教士到校進行「國際文化校園」活動外,近年學校亦與澳洲路德會學校進行互訪交流活動。中一及中二級部份班級於中文科採普通話教學,以強化學生的「兩文三語」能力。
學習和教學策略 中一至中三級開設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及以母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班別。高中於核心科目推行小班教學,部份科目亦採用英語授課。此外,各科積極推行自主學習及電子學習,以提升課堂學與教的效能。另外,亦以中央課程為基礎,輔以校本課程,針對學生的特點,除設計更多元化的學習策略;亦有策略地調撥課時,進行以英語作為媒介的延展教學活動;部分學科更進行課程整合,讓學生更有效學習和銜接高中課程。初中亦加強電腦課程,令學生充分掌握資訊科技,為應付未來需要作更好準備。本校積極發展優質教育,為提升教學質素,各科積極推行共同備課,同儕觀課,成績顯著。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高中學生修讀二至三個選修科目。<br>2. 課程重點:初中科目按各學習領域的課程特色規劃教學及評估政策,以配合及銜接高中課程,例如初中人文學科的相關科目透過多元學習活動,如:參觀、考察、專題研習等培養學生共通能力,初中科學及科技教育進行跨科協作,以提升教學效能。學校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及校外活動及比賽,讓學生發揮潛能,各展所長。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學校實踐「校本多元」概念,中文、英文、數學科均設立了「輔導班」、「拔尖保底班」,以照顧不同程度的學生需要;高中方面,於核心科目及選修科目採用小班教學,提升學與教的效能。設「生命教育」課,由班主任進行德育輔導。學校成立「學習支援組」,照顧學生不同的需要。升學就業輔導處按不同級別學生的需要,釐訂校本生涯規劃課程,協助學生的成長。
模式融合教育 學校成立「學生支援組」,統籌全校參與融合教育的工作,以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例如言語治療服務、社交訓練小組,舉辦功課輔導班、讀寫班予有需要的學生。小組亦定期跟進不同個案,與心理學家及社工商議,為個別學生製訂教學及評估調適計劃,以配合學生的需要。同時,亦申請額外資源,以配合不同學生的需要,例如健康校園計劃、醫教社計劃等。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成立已久,為學校提供寶貴的意見及支援。除舉辦專題講座,家長亦積極參與學校義工服務,加強家長、老師及學生的關係。另設家教會獎學金,鼓勵學生積極向上。
校風 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良好,校園充滿關懷及互相信任氣氛。中一至中五級實施「雙班主任制」,各班採取「班級經營」模式,加強學生與老師之溝通;所有中一學生均須參加制服團隊,以培養團隊精神。
學校發展計劃 1. 學校積極推動自主學習,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建立學生學習習慣及培訓學習技巧。為配合電子學習發展,學校重視培養學生資訊素養,建構正面的價值觀。<br>2. 學校繼續推行體驗式學習,學生透過參與全方位活動及服務,拓展視野,發展學生潛能,並建立領袖素質。<br>3. 學校運用正向心理學「PERMA」理念,持續深化生命教育,讓學生的六育得到均衡發展,並認識基督真理,獲得豐盛生命。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設有教師專業發展小組,定期舉行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以交流教學心得,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並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外舉辦工作坊或研討會,了解最新的教學趨勢。部分教師更常被邀請出席有關教學研討會的演講嘉賓,推介本校發展經驗。
全方位學習 課外活動多元化,包括宗教、學術、興趣、服務、運動性及制服隊伍等,每年於校際朗誦節、舞蹈比賽及體藝比賽中,屢獲殊榮。中一級學生必須參加制服隊伍,中一及中二級學生必須參加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