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除教授中文、中史、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生活與社會(中二及中三)、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四、中五及中六)、旅遊與款待(中四及中五)、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中六)、視覺藝術(中四、中五及中六)及普通話科(中一、中二及中三)外,南屯門官立中學所有班別均以英語授課(請參閱「2023/24學年開設科目」及「2024/25學年擬開設科目」的資料),亦聘有外籍英語教師;此外,學校積極推動中文及普通話教育,著重培訓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為此,本校營造了良好的語言環境,例如讓同學有機會在學校周會及其他活動以英語或普通話演講及擔任司儀;鼓勵同學與內地及其他國家的學生交流,以提高英語及普通話水平;每天下午設一節閱讀課,全校師生每週定時閱讀課外書籍或特定的篇章,藉閱讀增長知識;又鼓勵同學參與班際及校外閱讀比賽,以推廣閱讀風氣。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重視照顧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本年度學校根據中一至中五級學生的英語能力及整體成績分班,讓老師能根據同學的學業水平,因材施教。對於能力較強的學生,本校推薦他們參加各種資優課程,為他們舉辦領袖培訓、奧數班等。此外,學校為測驗及考試成績稍遜的學生安排輔導班及重測,以提升同學的學習表現。學校特別為老師安排共同備課教節,讓老師能就學生的學習需要設計適切的校本課程,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本校亦注重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在不同級別,教授學生各種共通能力,包括溝通能力、解難能力、明辦思考能力、邏輯思維、協作能力等,並在各科應用。本校也積極鼓勵同學參加交流活動,擴闊視野。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中四學生皆須選修3個選修科,包括物理、化學、生物、中國歷史、經濟、地理、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與通訊科技、視覺藝術、旅遊與款待<br>2. 課程重點:課程調適、分層課業及朋輩輔導等以照顧學生需要、興趣及能力的多樣性、資訊科技、共通能力的培養、以至應用學習及其他學習經歷等。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援助,並推行教師發展計劃,從而提升教學成效。 |
模式融合教育 |
南官致力建立共融文化,成立融合教育專責組,團隊成員包括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輔導主任、教師、定期駐校教育心理學家、駐校言語治療師、駐校社工及教學助理(專責融合教育),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br><br>本校有系統地策劃教師的專業培訓,透過資源調配,甄別需支援的學生,並根據其不同的需要,訂立支援的目標,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和達到預期的學習指標。具體的支援工作包括教學及評估調適、課堂抽離模式等,並尋求專業支援,開設輔導小組、讀寫訓練小組、社交行為及情緒訓練小組、言語治療服務、專注力訓練及個別學習計劃等,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作個別輔導及評估。<br><br>除此之外,本校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的渠道,與家長一起商議和訂立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並檢視成效。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測考輔助調適 |
家校合作 |
家長教師會成立於一九九三年,旨在增強家長之間的聯繫和認識,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並支援學校的持續發展。另家長亦可通過參加學校管理委員會家長代表選舉,加入學校管理委員會,共同協助學校制定發展方向及相關政策。 |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為了協助學生健康地成長,學校舉辦多項支援學生的活動,包括:為中一學生而設的「大哥哥大姐姐計劃」、為訓練學生領袖而設的「學長培訓班」及領袖訓練計劃等。學校亦會定期在周會及班主任課舉辦以國家安全教育、國民教育、公民教育、品德教育、環境教育及健康與性教育為主題的短講及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品格。本校亦指導學生編製「學生學習概覽」,記錄個人在中學階段參與的非學術表現及參與社會服務的概況。 |
學校發展計劃 |
1. 促進自主學習,提升學習效能。<br>2. 建立健康生活模式,提升學生抗逆力。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1. 舉辦校內教師專業發展日,藉著多元化的活動,讓教師與時並進,提升專業知識,加強教學效能。<br>2. 鼓勵教師參加由教育局或校外機構舉辦的講座或工作坊,並與校內同事分享所得,促進同事及科組間的專業交流,以提升教學果效。 |
全方位學習 |
透過訓導及價值觀教育委員會、輔導及生命教育委員會、生涯規劃教育委員會、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社會服務組和課外活動統籌委員會的協作,與各學科組别共同推動全方位學習;除四社外,共設29個學會,學生會舉辦適合不同的活動予同學参加。另外,本校設有中樂樂器興趣班及製服團隊如童軍、女童軍、升旗隊及紅十字會等。透過一生一體藝計劃,本校鼓勵初中同學參加以上制服團隊,以提升同學自我管理能力,塑造良好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