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本校著重培養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並致力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以英語作為初中和高中大多數科目的授課語言。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師資優良,老師熱心盡責,以學生為本,提供全人教育,務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教學方針著重兩文三語及資訊科技能力培訓,帶領學生跟上時代步伐。透過小組學習、電子學習、課前預習及多元教學策略,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並發展他們的自學能力、創意思維和潛能。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提供多個選修科目組合,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成為其中一個選修科目。<br>2. 課程重點:本校提供均衡及多元化的初中課程,開設中、英、數、理、生活與社會等15個科目。高中課程除四個必修科目外,學生可選修文、理或商等科目;此外,又設正向價值教育課程,涵蓋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健康及環保教育,以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為照顧學生多元需要,本校特設「特殊教育需要統籌組」及「資優教育組」;學校建立了一個全面的學生資訊管理系統,幫助老師發掘學生在不同範疇的潛質,為他們提供增潤課程,鼓勵他們挑戰自我,爭取卓越表現。<br>2. 另外,本校又提供多元化的課外活動,除開設四社及三十七個學會外,另設十多支校隊,為學生提供各式各樣的活動,創造全方位的學習機會,讓學生發揮天賦潛能。 |
模式融合教育 |
1. 訓導組及輔導組亦為有需要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與駐校教育心理學家和學校社工緊密合作,向有關同學及家長提供專業輔導和支援。<br>2. 特殊學習支援組致力以全校支援模式,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本校教師團隊有56%的老師曾接受有系統特殊教育培訓,同時於本年度運用了教育局津貼,招聘兩名教學助理,以協助學生學習支援組的工作。本校亦設言語治療師服務,又外購專業支援,例如專注力訓練、社交能力訓練及心理治療服務等。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家校合作 |
本校家長教師會於1994年成立,旨在推廣家校合作,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鼓勵家長多參與學校活動,藉此改善學校環境和加強對同學的支援。家教會設獎學金以資助遊學計劃,家長義工亦會擔任興趣班導師及校內比賽評判等工作。 |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學生敦品礪行,恪守校訓。學校採用訓輔合一政策,師生關係良好。校方又舉辦拔尖保底課程,以改進學生各科的學習表現;推行朋輩輔導計劃,令學生在互助互勉中成長。 |
學校發展計劃 |
1. 提倡學習策略,推廣STEAM教育,推動廣泛閱讀。<br>2. 強化正面價值觀,培育領袖人才,成為良好公民。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每年均設三次教師培訓日,讓老師研討有關教育專業的最新知識,提昇專業能力,以配合教育發展的趨勢。本校亦鼓勵老師開放課堂及參與同儕觀課,藉此提升教師學與教的效能。此外,本校教師積極參與校外不同機構舉辦的課程及研討會,力求汲取新知,與時並進。 |
全方位學習 |
課外活動多元化,除學生會及四社外,計有學術、文化藝術、服務及體育等不同類型的學會共37個,供同學選擇。本校採用學分制來評估學生的表現,鼓勵他們積極投入,藉此培育學生的多元智能及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本校特設全方位學習週,讓學生走出課室,在真切情境和實際環境中學習,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