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香港天后廟道51號

1. 提供全人教育,透過追求知識、技能和培養正面的價值觀,讓同學健康成長和為未來的發展奠立基礎。2. 培養同學成為未來的領袖,能夠應對挑戰並致力於改善本地、國家和全球的發展。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梁詠珊女士
校長 王徽女士
資助種類 官立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政府
宗教 -
創校年份 1890
校訓 登高見博
學校佔地面積 約 5,574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100"
學生會會費 "$1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校本管理費:$310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2
全校教師總人數 54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100%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50%
特殊教育培訓 39%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9%
5-9年 17%
10年或以上 74%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全人發展;電腦認知;英國語文;地理;歷史;家政;初中科學(中三);英語文學;數學;音樂;體育;科學(中一至中二);視覺藝術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歷史;中國語文;中國文學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全人發展;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化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經濟;英國語文;地理;歷史;英語文學;數學(必修部份及延伸單元);音樂;物理;體育(非選修);視覺藝術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語文政策 學校的語言教育政策旨在培養同學具備兩文三語的能力,使他們能熟練地使用中文和英文書寫,自信地使用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與人溝通。除了正規課程外,同學還有充分的機會在課外活動中提升語文能力,例如參與中、英文戲劇表現或比賽、辯論比賽和校際朗誦節等。另外,由舊生協辦的英語會話聯盟,邀請了不少知名的外籍人士成為同學的導師,讓同學進一步提升英語會話能力。在姊妹學校計劃下,同學可以與內地學生一起練習用普通話朗讀中國詩歌和散文。對於熱衷於學習外語並探索世界的同學,他們還可以通過其他語言課程選修日語、法語、韓語和西班牙語等。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致力培育同學成為不斷追求卓越,重視協作的終身學習者。本校老師深信,年青人的許多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往往是從課堂潛移默化而來,因此我們同心協力,運用以下的教學策略,為同學提供優質的教育: <br>1. 發揚校訓「登高見博」的精神; <br>2. 提供全方位學習的機會,讓同學透過經歷和觀察,學到相關的知識和技能;<br>3. 培育同學成為主動的終身學習者; <br>4. 鼓勵同學與同儕互相分享知識; <br>5. 在同學間建構反思的文化; <br>6. 培養同學的解難能力,讓她們成為慎思明辨的人。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本校開設十五個選修科目,高中同學可選三個選修科目修讀。<br>2. 課程重點:本校的全人發展課,目的讓同學透過參與不同的活動,啟發同學的潛能,以及擴闊他們的視野,培育同學成為未來社會領袖。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本校透過以下措施以照顧同學的學習差異: <br>1. 提供一個廣闊而均衡的課程,讓同學有更多選擇; <br>2. 課程的設計、剪裁和調適; <br>3. 採用協作學習策略,鼓勵朋輩學習和支援; <br>4. 調適評核準則,以照顧同學的不同能力; <br>5. 為資優同學及能力稍遜的同學開設拔尖補底課程; <br>6. 運用各種撥款以延聘額外老師或支援人員; <br>7. 締造接納和欣賞個別差異的正面文化。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制定整體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政策,靈活運用資源和有系統地規劃及安排教師接受有關的培訓課程,以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學。本校特殊教育需要小組及駐校社工致力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學提供輔導及學習支援,並組織社交小組,舉辦桌上遊戲及提供語言治療服務以提升同學的學習能力及生活技能。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本校會安排教師及教學助理,專責照顧非華語同學,並提供中文補習及鞏固班,以協助她們適應本地教育體系及學習中文。
家校合作 透過家長教師會,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活動和義工服務,與學校攜手建造優質的學習環境。
校風 本校校風純樸,同學有禮、自律及主動。訓輔合作無間,以及得到香港家庭福利會全職駐校社工不遺餘力的支援,旨為提升本校同學的自我形象和多元智能。
學校發展計劃 本學年發展重點包括: <br>1. 提升同學對學習的自信和熱愛;<br>2. 培養同學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支持教師參與專業培訓課程,協助新任教師適應工作環境,透過專業培訓提升教師的教育專業發展,鼓勵同儕觀課、共同備課及分享教學心得。
全方位學習 設有四社、30多個學會及興趣小組,共分六個類別:學術、藝術、體育、興趣、服務及宗教,為同學提供多樣性活動。為培育同學全人發展,本校設有「全人發展」課,舉辦不同類型活動,讓同學有更多機會踏出教室,拓展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