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無玷聖心書院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

新界沙田乙明邨街4號乙明邨

本校以聖母瑪利亞撫育耶穌成長之信德為榜樣,效法她仁愛無私,甘願服務他人的福音精神,塑造充滿鼓勵、關懷之園地,一同學習,互重互諒,造福社群。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鍾妙嫦修女
校長 莫潔如女士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聖母痛苦方濟傳教女修會香港區受託人法團
宗教 天主教
創校年份 1981
校訓 篤愛、勤勞
學校佔地面積 約 5,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200(只收取一次)
學生會會費 "$6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310(中一至中五)<br>$155(中六)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3
全校教師總人數 59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81%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6%
特殊教育培訓 51%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35%
5-9年 12%
10年或以上 53%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普通話、中國歷史、宗教及倫理、體育及生活教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中一及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世界歷史、地理、生活與社會、電腦、視覺藝術、音樂、科技與生活、設計與科技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宗教教育、倫理與宗教(中學文憑試)、公民與社會發展、體育、生活教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及延伸部份(單元一及單元二)、生物、化學、物理、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語文政策 1. 授課語言:本校授課語言以英語為主,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體育、倫理與宗教、普通話、公民與社會發展及生活教育外,其餘科目皆以英語授課。<br>2. 英語語境:早會及祈禱主要使用英語進行,英文科亦定期安排不同活動,讓學生在課外運用英語。<br>3. 兩文三語:著重培養學生兩文三語,普通話為中一至中三級必修課程。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推動策略閱讀計劃;<br>2. 統整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學科課程;<br>3. 發展網上自主學習;<br>4. 設計互動及正面學習方法;<br>5. 組織聯課活動;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生物、化學、物理、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中國文學、中史、經濟、倫理與宗教、地理、歷史、視覺藝術、資訊及通訊科技。<br>2. 課程重點:課程設計以學生為本,以全人發展為首要目標。初中課程全面且平衡;中、英文科分流教學;其他學科著重基礎知識及技巧訓練。除4個核心科目和「其他學習經歷」外,本校開設共12個選修科,選擇組合多達100個。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本校接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並予以關懷,使學生及早適應學校生活,發揮不同的個人潛能。除個別支援小組外,亦設學習差異支援組,負責挑選尖子學生參加不同範疇的校外課程或比賽,讓該等學生獲取更大發展空間。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成立個別學習需要支援組,聘請教學助理及安排課後溫習班以照顧個別差異的學生。除此以外,亦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讓學生於學術以外,亦能發掘不同的潛能,各展所長。支援組成員與家長緊密溝通聯絡,一同支援學生學習和成長。外間支援方面,本校會按學生需要聘請專業導師定期到校,協助提升同學們的能力及學習效能。為協助中一學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高年級的學兄學姊會定期與他們會面,協助他們解決種種適應的問題。在測考安排方面,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得到平等的應考機會,本校為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同學安排測考調適,如因應個別情況提供獨立試場、輔助儀器及延長應試時間等。校本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支援老師及學校社工共同支援前線老師,為老師所轉介個案提供專業評估及輔導工作。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家校合作 學校會定期舉辦家長日、各級家長晚會、家長講座等,亦以家長通訊軟件訊息系統及電話定時聯繫家長,使家長們隨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家長們亦可透過不同渠道,例如問卷、焦點小組等,向學校表達意見,促進家校協作。<br><br>家長教師會協助家長隨時了解學校措施,轄下的家長義工隊亦不時替學校及社區服務,成為學校與社區間的橋樑。
校風 本校關注學生個人成長及他們的朋輩關係,培養同學樸實守規、自律自省。透過班主任節、各類德育及國民教育活動及義工服務,讓學生學習堅毅、尊重、承擔、責任感等美德,建立正確道德價值及正面的人生態度。
學校發展計劃 本校服膺天主教的教育信念、方濟會教育指引及辦學團體教育使命,努力塑造一個親切和諧的宗教環境,培養同學正確的價值觀及個人規劃能力,致力發展同學不同潛能,孕育他們成為一個有責任感,將來為社會作出貢獻的青年領袖。<br><br>2021-2024年度第一個關注事項為「培育學生成為自信及主動的學習者」。在未來數年,本校將協助學生邁向自主學習,因應學生個別特質,以強化學生正向能力,鞏固其知識及技能基礎。<br><br>2021-2024年度第二個關注事項為提倡「正向校園文化」。學校推廣正向文化,從而加強學生抗逆力,建立自信,幫助他們規劃人生,期望學生能在中學生涯中培養出獨立自主、勇於面對挑戰的精神,成為未來領袖。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鼓勵老師進修,以提升其教學專業範疇能力,同時亦設學校及教職員策略發展組,安排教師參與專業發展活動,及安排本校辦學團體創辦之中學、小學及幼稚園教師進行聯校交流,深化教師對辦學團體教育理念的了解,以天主教核心價值培育學生。
全方位學習 本校有30多項課外活動供學生選擇,活動涵蓋學術、體育、藝術、服務、興趣等各方面。每一位學生須最少參加一個學會(中六學生除外),或最多兩個。此外,中一級學生必須學習一種樂器,以培養藝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