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學校由中一開始,在數學(中一至中三)、科學(中一至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及生物(中三)各科輔以英語延展教學活動,積極提升同學語文水平。從課程設計、教學法及增潤措施,鞏固同學英語能力。包括:剪裁課程、輔導班、星期六英語進修班、外籍英語教師計劃、中三至中六級午間英語會話班、英語日等。中文科著意提升同學的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年度作家活動、徵文比賽等,以配合社會需要。普通話除正規課程外,亦舉行多種活動,如:普通話週、拼音遊戲及繞口令等。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注重全人教育。同學在不同的課程,掌握各領域知識,發展不同潛能,建立正確人生態度。老師按同學的需要和興趣建構「校本課程」。(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針對學生需要,透過共學及互學任務,讓同學一同探索及建溝知識,建立互助學習社群。善用電子學習工具如電子白板等,有助同學展示學習成果,互相觀摩,反思及改善學習。(3)提供不同的學習經歷,推行全方位學習。同學參加戶外考察和專題研習,更赴國內不同地區、韓國、星馬、台灣等地;亦與其他專業機構協辦課程,包括:解難溝通技巧、自我管理及領袖訓練等。(4)課程持續發展委員會及教務行政組按同學的需要,檢討課程政策。各學科度身訂造校本課程,提升同學知識水平、共通能力及價值觀。初中設生活與社會科,培養人文素養、社會責任感、促進對國家及世界的認識,以及認識可持續發展及掌握多角度思考能力。(5)照顧學生多樣性方面,中五中文科、中五英文科、中四至中六數學科均設分組教學,以求提升教學果效。資優教育方面,為培養學生多元智能,學校會為不同學能的學生報讀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網上培訓課程及各大學的暑期增潤課程,亦會向不同資優特質同學推介校內、校外課程、活動及比賽供同學參與。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物理、化學、生物、經濟、地理、歷史、中史、企會財、資訊及通訊科技、數學延伸單元二、視藝、體育、應用學習。<br>2. 課程重點:(1)初中英語科學。(2)初中個人、社會及人文學科跨科單元學習課程(生活與社會[經濟]、地理科、歷史科)。(3)初中跨學科STEAM課程。(4)新高中音樂科及視覺藝術欣賞科。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請參閱右列「其他」欄。 |
模式融合教育 |
請參閱右列「其他」欄。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家長教師會選舉家長代表加入校董會;每年都會舉辦聯誼、興趣及教育活動,包括運動會親子接力、親子燒烤同樂日、親子旅行、義賣活動、家長講座等。為鼓勵更多家長出席參與活動,會透過每月一次之家校通訊發放活動資訊,讓家長有更多途徑得悉活動詳情。 |
校風 |
校園文化:校風嚴謹,學生謙遜有禮,深受區內人士稱許。<br>關愛文化:本校師生關係良好,教師關心學生,重視他們的感受。<br>朋輩關係:學生品性純良,可塑性高。同學熱愛學校生活,對學校有歸屬感;學生間關係良好,彼此相處融洽。 |
學校發展計劃 |
三年發展重點(2023-2026):<br>關注事項一:自主學習 同儕互學 成就非凡<br>關注事項二:啟發潛能 多元發展 健康人生<br>學校非常注重學生學習,努力協助學生進入大學;亦著重學生品德、身心發展,致力啟發學生潛能。「以愛為本」是學校的信念,學校連續三年參與「關愛校園獎勵計劃」,同時榮獲「關愛校園」榮譽獎。學校會繼續堅持學校信念,携手共建關愛校園。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全年老師參與教師發展活動總時數超過1683小時。 |
全方位學習 |
提供多項活動供同學參加,除課後的學生會、學生報編委會、聖約翰救傷隊、童軍、女童軍、合唱團、管樂團、戲劇社及各類體育校隊外,還會於星期五下午的活動節提供涵蓋學術類、體育類、藝術類、服務類、消閒類及實用類六大範疇、逾三十項活動供同學自由參加,讓同學拓展多元智能,建立均衡的校園生活。每級亦有不同的重點發展領域,包括「一人一體藝」(中一和中二)、「一人一服務」(中三)、「一人一證書」(中四)、「一人一外遊」(中五)及「一人一夢想」(中六),發展同學潛能及生活技能。部分聯課活動更會聘請專業導師教授。高低年級均推行有系統性的領袖培訓,培養學生的領導才能及合作精神。校方亦經常籌辦全方位活動,拓闊學生視野,促進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