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中學
嶺南中學

香港杏花邨盛康里6號

本「基督精神」,秉承嶺南辦學傳統,使學生透過豐富的學校生活,發揮「紅灰精神」,貫徹「為神、為國、為嶺南」的使命。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唐正馨女士
校長 鍾慧晶女士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嶺南教育機構有限公司
宗教 基督教
創校年份 1922
校訓 弘基格致,服務社群
學校佔地面積 約 8,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30"
學生會會費 "$2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61
全校教師總人數 62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5%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60%
特殊教育培訓 47%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18%
5-9年 11%
10年或以上 71%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中國歷史、歷史(中一、中二)、地理(中一、中二)、生活與社會(中一、中二)、綜合人文*(中三)、普通電腦、設計與科技、視覺藝術、體育、普通話、宗教、初中選修課程如日語、韓語、戲劇、創意廚藝、遊戲編程、音樂KOL等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中史、歷史、地理、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公民與社會發展、視覺藝術、體育、應用學習課程(中四及中五)、音樂(中四及中五)、生活與藝藝(中四及中五)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語文政策 本校採用中文教學,以增強學生學習效能。本校重視英語教學,為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本校:<br>- 增聘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協助學校建立英語氛圍,並提供課後英語學習支援<br>- 增設中一英語剪裁課程<br>- 透過各項英語活動以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例如英語沉浸課程、英語日、英語話劇、英語朗誦比賽、英語演講比賽等。<br>- 訓練英語大使負責英語廣播及於早會/周會以英語分享,並於學校典禮以英語擔任司儀<br>- 舉辦英文增潤學習班及英文拔尖補底班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及「主動學習」精神;<br>- 讓學生學習和應用不同學科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究精神;<br>- 促進跨課程閱讀,以發展從閱讀中的學習能力;<br>- 加強STEM教育,提升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及能力;<br>- 加強資訊科技教育,提升學生數碼學習的認知及能力。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生物、物理、經濟、地理、企業、會計及財務管理、中國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歷史、化學、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應用學習。<br>2. 課程重點:本校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栽培,各科引入科本的自主學習元素,強調課前預習、合作學習及課後延展學習。本校重視能裝備學生迎接未來的識見,因而為初中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及普通話外,亦增設程式編寫為第四語言。學校亦開設初中選修課程,中一至中三學生可於平日上課期間選讀一個選修課程,選修課程共16個,包括日語初階、日語進階、韓語初階、韓語進階Unity初階、遊戲編程、創新科技、戲劇、跆拳道、射箭、藝術東西綜合體驗、時裝設計、創意廚藝、音樂KOL、電子音樂、粵劇文化初體驗。<br>為了更好地照顧學習差異,除了一般課程外,英國語文亦編訂了中一核心課程,特別設計及製作教學資源,打好學生基礎,並提升學生學習英國語文的興趣和信心。<br>作為基督教學校,為全面照顧學生身心靈需要,本校以基督教教育精神為核心,結合正向教育理論PERMA+H及成長型思維為中一至中六級建立建立全方位的生命教育課程。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本校按有特殊需要之學生情況作出個別考慮,設有一系列的校內拔尖課程,提升不同範疇尖子學生的能力,例如英文、中文、數學、電腦、科學等等。本校設有初中中、英、數課後學習小組及功課溫習班以照顧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
模式融合教育 由專職統籌連同教育心理學家、社工及輔導員共同策劃、推行和檢視各項支援工作,其中包括個別學習計劃、臨床心理學家心理輔導服務、共融活動、歷奇日營、生涯規劃小組日營、友情GPS、型男型女部落格小組、執行技巧小組、及PEERS社交小組等,又舉辦家長講座、教師工作坊,以促進各持份者在支援學生方面的共識,達致「全校參與」。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家校合作 學校經常與家長舉辦聯誼活動,如聚餐、遠足、燒烤等以增強聯繫。家教會亦舉辦親子溫書及閱讀計劃、邀請專業人士到校主講家長教育講座。
校風 學校提倡純樸校風,以「嚴謹而關懷」的宗旨實施訓導政策,支援學生成長。與家長教師會合作,攜手培育學生成長。另得校友支援,經常返回母校與師弟妹進行座談會,分享個人經驗。畢業的同學亦經常回校擔任導師,指導師弟妹。<br>學校設有大哥哥大姊姊計劃,鼓勵師兄姊照顧師弟妹:同時為學生提供免費功課輔導班。近年更要求全體初中生參加制服團體、藝術或體育活動,讓學生學習自立及自理。<br>近年,學校致力推動關愛校園文化,培養學生正向的人生觀,同時讓每個學生感受關愛,達至尊重互愛的目標。<br>整體而言,學校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良好,尊重學術自由及鼓勵學生全人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推行及實踐「正向生命,自主豐盛」的願景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校方邀請多間機構舉辦不同類型工作坊、安排老師到友校及境外交流,汲取經驗,<br>提升教學效能。更鼓勵教師持續進修,參加教育局及各大專院校舉辦的培訓課程。<br>現時本校有近六成老師持碩士或以上學位。
全方位學習 學會種類多,設有體育、服務、學術、藝術及興趣五大類,學生可按個人興趣及專長自由參與。學生會除了與紅、灰、藍、綠四社組織活動外,亦會與友校學生組織合作,共同籌劃聯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