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本校以母語教學,但同時在初中推行化時為科,部分科目以英語教授。成立跨課程英語委員會,積極推行各項英語課程及活動,例如推行跨學科英語增潤課程,並以英語重溫所學的概念,在各級各科考試中,考核相關英文詞彙。並透過校園電視製作英語節目、英語早讀、英語大使及活學英語日等活動加強學生英語能力。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所有老師均完成大學本科學業並接受專業訓練,教學態度認真。校內成立教學研究小組,重視多元及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提升整體教學效能。學校繼續推行全校閱讀計劃,課室內設圖書角,由班主任與學生選購合適書籍供學生早上閱讀,另於午膳後設十五分鐘讀報時間,讓學生既閱讀,又能掌握時代脈博。至於在營造講英語的氛圍,學校繼續舉辦英語日,加強學生說英語的動機。此外學生須參與社區服務、校內服務和領袖訓練活動,培養學生領導材能及樂於服務的素質。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共有15個選修科目供同學選擇。<br>2. 課程重點:中一至中三每級兩班用普通話教授中文科。初中部分科目設英語延展教學活動;並且推行不同形式的英語增潤課程,為學生提供一個濃厚英語氛圍的校園環境。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中一至中六英文科按程度分班。中、數在不同級別安排分組教學。設課後功課輔導班、課後學習活動、高中夜自習。增設SEN小組,協助及跟進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 |
模式融合教育 |
a. 本校設學生支援組,並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統籌。成員包括︰副校長、關輔組老師、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駐校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br>b. 運用額外資源的原則及考慮因素︰<br> 1. 制定機制,及早識別;<br> 2. 家校合作,適時介入;<br> 3. 定期檢討成效。<br>c.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具體措施︰<br> 1. 根據需要安排考試調適、課後輔導、共學計劃,以強帶弱等措施;<br> 2. 其他學習支援,包括︰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比賽及義工服務;<br> 3. 教學上的支援,包括︰分組上課、按實況調適課程、制定測考指引;<br> 4. 教育心理學家及駐校社工為學生提供心理評估、情緒輔導及為教師提供諮詢;<br> 5. 社交技巧小組訓練;<br> 6. 每年向學生家長提供「學生支援摘要」,並收集意見調查表,加強溝通協作。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本校與家長已建立一個良好的伙伴關係,家長教師會積極支持學校,包括成立了家長義工隊,支援教師,攜手為我們下一代的成長盡一分力。 |
校風 |
校風純樸,紀律嚴明,極注重關顧輔導工作,包括實施中一至中三級留校午膳、又於初中級推行「公民、經濟及社會科」、新來港學童服務;於高中推行「生命教育」及實施「生涯規劃」服務,在各層面都關注學生的需要。 |
學校發展計劃 |
- 2023-2024年學校將以「正直」為主題,各科各組落實、推動。<br>- 加強與內地交流,配合「教、學、習」計劃,提升教師專業水平,亦讓同學多接觸祖國,放眼世界。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定期參加聯校教育事工促進會,同工交流教學心得。校內則不定期舉行會議和工作坊,同工匯報及交流教育新知,掌握實用的教學技能。本校並開展更深層的教研工作,成立教研組,提升整體教學效能。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舉辦恒常活動小組,學會四十項。涵蓋體育、藝術、工作相關經驗、德育的公民教育、服務學習及學科學會。<br>此外,校方按同學成長需要及能力發展設計「校本學習經歷」,包括內地考察、海外生活英語體驗、制服團隊訓練、一生一樂器體驗計劃、服務學習;中台升學交流等。<br>學生透過課程,不但能延伸學習,同時發展多元能力,並開闊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