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

新界屯門湖景邨

德智並重,提供全人教育。藉著佛化教育培養學生正知正見,教導學生勵志學行,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和樂善好施的精神。本著校訓「覺正行儀」,建設富佛教特色,嚴而有愛的關愛校園。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釋宏明法師
校長 黃秀儀女士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香海正覺蓮社
宗教 佛教
創校年份 1987
校訓 覺正行儀
學校佔地面積 約 3,716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40"
學生會會費 "$2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300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9
全校教師總人數 62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0%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2%
特殊教育培訓 47%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22%
5-9年 15%
10年或以上 63%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數學*、科學*、音樂、體育、普通話、佛化教育、視覺藝術、生活與社會、普通電腦(中一至中二)、家政(中一至中二)、設計與科技(創新科技)、地理*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旅遊與款待、經濟、中國歷史、視覺藝術、佛化教育、物理、體育、藝術發展、倫理與宗教、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應用學習。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化學、生物、數學延展單元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數學(按班別)、地理(按組別)(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語文政策 中一至中三主要以中文為教學語言,數學、科學及地理以英語教授個別單元,設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中四至中六級部份科目採用英語教學。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透過有效的評估及跟進機制,以及設計促進學習的活動,從以下各方面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br>- 在中一及中二級設立課後進展性評估,即時跟進學生表現,並設立「勤學獎」,獎勵每月評估成績優異的學生,彼此間形成互相欣賞和學習的文化。<br>- 在學期初和中段設立目標訂立和成績檢討活動,並傳授有效的溫習技巧,讓學生持續反思和改進自身學習。<br>- 善用高中恆常補課及兩次模擬考試,鞏固學生知識基礎,為中學文憑考試作更佳準備。<br>- 定期向科組及家長發放學生的成績資訊,運用成績數據推動學生努力學習。<br>2. 透過預習、筆記製作、電子工具、專題研習和主題計劃,從以下多方面提升學生自學和反思能力:<br>- 各科設計系統性的課前預習材料,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提升課堂參與度。<br>- 教授學生製作個人化筆記的技巧,並融入學與教過程。<br>- 透過同儕觀課及評課,促進交流共學。<br>- 透過推展全校性跨學科及跨學習領域專題研習及不同類型的主題學習周,如STEAM WEEK、英語周,提升學生延展所學和研習的能力。<br>- 推展不同計劃,如奮進計劃、摘星計劃、基礎強化計劃等,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力求進步。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可選修音樂、體育、日文及應用學習(酒店服務營運/應用日語及日本文化/運動與體適能教練)。<br>2. 課程重點: <br>(1)與教育局及大學協作,推展初中校本課程,因材施教,並為高中打好基礎;(2)提供多元課程選擇,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機會;(3)推展跨學科專題研習,促進不同學習領域的協作,深化學生學習;(4)設計一系列具針對性的拔尖補底計劃(包括摘星計劃、奮進計劃、能力提升小組),精準地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為初中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午膳或課後功課輔導計劃,以建立更穩固的知識基礎。<br>2. 各科定期檢視課業設計,以更有效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提升學生完成課業及追求卓越的動機。<br>3. 初中核心科目按學生能力分拆小組上課,以設計具針對性的教學材料和課堂活動,提升學生學習效能。<br>4. 培育學生成為優秀人才,特推行「領袖培訓計劃」,挑選有潛質同學加以培訓,參與校內外各項領袖活動。<br>5. 推行初中雙班主任制,有效關顧學生成長;<br>6. 學長計劃,照顧中一學生;<br>7. 資助清貧學生進行學習交流及外訪。
模式融合教育 1. 設特殊教育統籌主任及學生支援組,在課程及評估調適、學習策略、學生成長支援上協助學生;<br>2. 三名社工組織個人及小組活動,發掘學生潛能,提升學生社交能力;<br>3. 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及專家向相關家長及學生提供專業意見及跟進。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
家校合作 家教會促進學校與家長間的聯繫,舉辦「舊課本新里程」舊書捐贈、中一家長迎新日、懇親才藝滙演等。此外,透過興趣小組、親子旅行及家長講座等,促進家校合作。家教會更設立「傑出學生獎學金」,鼓勵學生力爭上游。
校風 本校校風純樸,紀律嚴明,訓輔合一,積極推動「關愛校園文化」。本校學生溫文有禮,尊敬師長,與朋輩相處融洽,學習態度認真,喜愛校園生活,以身為「佛梁」學生為榮,深受家長讚譽。
學校發展計劃 1. 推動正向教育,啟發學生潛能。<br>2. 持續深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組積極推動學教分享和教研活動,並與教育局及大學緊密協作,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此外,學與教事務委員會多年來積極推動共同備課、同儕觀課、課業質素評估及教學評估,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及學教效能。
全方位學習 1. 涵蓋五個基要學習經歷,包括智能發展、體藝發展、價值觀教育、社會服務,以及與工作有關的經歷; <br>2. 舉行跨學習領域及跨科組活動,包括專題研習日、訓練、參觀、考察、比賽、體驗營及境外遊學團,促進均衡發展;<br>3. 設立超過40個學會及校隊,全面發展學生的潛能;<br>4. 重點發展「學生領袖訓練」計劃,提升學生籌劃學校活動能力,從而加強學生承擔精神及對學校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