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

九龍觀塘曉明街20號

以靈育作為「全人教育」的重要基礎外,亦同時重視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之發展;並配合「明辨篤行」的校訓精神,以造福社群,榮神益人。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盧厚敏博士
校長 呂以敏博士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宗教 基督教
創校年份 1974
校訓 明辨篤行
學校佔地面積 約 6,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40"
學生會會費 "$1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3
全校教師總人數 55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1%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60%
特殊教育培訓 53%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26%
5-9年 7%
10年或以上 67%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聖經、普通話、生活與社會科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地理、歷史、商業導論(中三)、普通電腦、視覺藝術、音樂、家政、體育、跨學科英語課程(中二)、STEM(中一)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國歷史、旅遊與款待、聖經、視覺藝術、其他學習經歷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單元一及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地理、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語文政策 本年度,初中全面以英語授課(中文、中史、聖經、普通話、生活與社會除外)。 
學習和教學策略 以電子學習為近年的學務發展方向,各學科加入電子學習元素,透過各種電子學習工具及應用程式提升學與教效能。與此同時,學校繼續推行及深化自主學習,幫助學生成為自主的知識建構者。另外,配合英語教學,各科以自主學習作為近年的學務發展方向,各學科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及課後跟進活動三方面採用不同的策略,幫助學生發揮潛能,以達至提昇學習能力及主動學習目標。配合英語教學,各科合作制訂相關配套措施,以協助學生適應英語學習。初中級課程多樣化,高中以組合式選科,讓學生選擇所喜愛的科目,不局限於文、理及商科。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數學M1、M2、物理、化學、生物、經濟、BAFS、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中史、歷史、視覺藝術、旅遊與款待。<br>2. 課程重點:校本課程:生活與社會、聖經、普通電腦、家政、普通話。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A. 拔尖方面: <br>1. 校本式拔尖方面,分設不同能力班別的教學,例如在高中的中文科、英文科,某些班別按同學能力分班,因材施教,發揮尖子學生的最佳潛能。 <br>2. 校方為各科目公開試班的尖子學生購買相關參考書籍,給尖子學生借閱,協助他們爭取更佳成績。<br>校外:校外支援拔尖方面,部分科目提名有潛質的學生參加教育局的「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大學資優培訓課程,或與校外機構合作培訓資優學生。 <br>B. 補底方面: <br>1. 部分科目以分班及小班教學,並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及學習活動。<br>2. 安排有需要的學生於課後或長假期參加補習班。<br>3. 按各班需要,安排課後補課,以協助有關學生。<br>4. 協助學生建立溫習小組。<br>5. 為初中同學設立小老師計劃及心繫青苖計劃,以支援學弟及學妹的學習及成長。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設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及學生支援小組負責統籌有關工作。本校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外購輔導服務及學習服務,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包括提供讀寫訓練、社交技巧訓練、專注力訓練等。學校定期向全體教師發放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資訊,學校更提供合適的考試調適,例如考試加時、放大試卷等。本校亦舉辦不同類型的共融活動,推廣校園共融文化,例如精神健康大使、關懷周等,並更特意為中一新生舉辦共融工作坊。此外,學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家長提供相關學習支援資訊及收集家長意見,促進家校溝通和合作。為協助有言語需要的學生,本校設有言語治療師,以提升學生的言語及說話的能力。本校亦設有教育心理學家,為有需要的同學進行評估及提供支援。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以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繫,讓學生在學習成長路上,達至更有效的互補作用。通過這些活動,促進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良好合作關係。除此以外,家長委員定期收集家長的意見,向校方提出家長的意見和心聲,藉此做到橋樑作用。此外,家教會為同學設立獎學金,鼓勵同學作多元化發展。
校風 教育學生互相尊重及關懷,校風淳樸。設有多個獎學金,鼓勵同學努力進德修業,其中包括蒙民偉博士教育獎助學金及學生緊急援助基金。教師關懷學生,師生關係良好。
學校發展計劃 本校於2023-2026年度,將以「跨科閱讀」及「服務學習」為發展方向,並期望達成以下目標:<br>1. 持續鼓勵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br>2. 透過跨科閱讀,提升學生自學能力;<br>3. 透過服務學習,發揮學生各項潛能。<br>本校將透過不同科組及委員會推動全校參與及多元措拖,落實開展本校發展計劃,藉以達致「跨科閱讀展視野,服務學習繫社群。」的願景。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全年教師發展日配合學校的三年計劃,又持續鼓勵老師參與研討會、工作坊或講座,讓老師了解最新的教育趨勢例如資訊素養和教育當局的政策,讓學校發展成為更趨成熟的學習型組織。
全方位學習 本校的球隊、課外活動學會等近達40個,並設立不同的獎項以獎勵在課外活動表現優良的學生。中一學生須參加「一生一體藝」計劃,以豐富他們的不同學習經歷,以及培養他們樂於終身學習的精神。學校設立不少具特色的課外活動,例如英文拼字隊(Scrabble Team)、中文辯論隊、英文辯論隊、跳繩隊、保齡球隊、管弦樂團、踢踏舞組、太鼓等等,培訓學生參加不同的校外比賽,甚至參加國際性賽事,發展學生的不同潛能,擴闊他們的興趣領域。在學期終結的成績表會詳細記錄同學參與課外活動的情況,包括校內及校外服務、接受的培訓和獲獎的項目等。此外,本校提供多元化的領袖訓練,培育學生成為學校不同範疇的精英領袖。本校亦舉辦不同的境外交流團,例如:廣州、上海、湖北、台灣、內蒙古、新加坡、沖繩、首爾、斯里蘭卡、柏斯、里昂、馬來西亞、杜拜、比利時等地,讓同學放眼世界,擴寬視野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