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
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

九龍何文田巴富街22號

本校秉承母會辦學宗旨,提供優質教育,在課程及教學上力求完善,以適應社會的轉變及學生的需要,使各學生日後能成為良好公民。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吳禎貽先生
校長 蔣俊昌先生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順德聯誼總會
宗教 -
創校年份 1975
校訓 文行忠信
學校佔地面積 約 5,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80"
學生會會費 "$1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中一至中五:$310<br>中六:$200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5
全校教師總人數 59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88%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56%
特殊教育培訓 44%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27%
5-9年 9%
10年或以上 64%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普通話(中一、中二)、生活與社會、中國歷史、普通電腦、設計與科技、音樂、視覺藝術、體育、生命教育、地理(中三)、歷史(中三)、STEAM(中一、中二)、企業概論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綜合科學*(中一、中二)、地理(中一、中二)、歷史(中一、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國歷史、設計與應用科技、歷史、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視覺藝術(中學文憑)、音樂(其他學習經歷)、視覺藝術(其他學習經歷)、體育(其他學習經歷)、經濟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M1,M2)、化學、物理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生物

語文政策 學校為有能力的學生訂立覆蓋面較廣的英語學習環境,初中部份班別/級別以英語教授科目包括綜合科學(中一及中二)、地理(中一及中二)、歷史(中一及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初中各班的數學科全以英語授課。為讓學生以合適的語言學習,主要按英文成績編班。學校訂立一套轉班機制,學生升讀中二級或中三級將有機會轉換班別。若中三級學生升讀中四時需轉換科目的教學語言,學校會提供支援以讓學生適應。除外籍英語教師專責英語會話培訓,學校另透過「早會學生中英文短講」、「中英文閱讀計劃」及聯課活動等項目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學校設有中文大使、英文大使及演辯隊,中文、英文及普通話三科老師每年培訓學生,參加不同的校外比賽,加強學生的語文能力及其他共通能力的訓練。
學習和教學策略 透過教師專業培訓,共同備課,參加校本支援計劃,優化課程及教學策略。學校強調因材施教,按學生能力,選用不同教材。加強課堂常規的訓練,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透過學生自學﹑互學及共學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br>為進一步提升教學效能,本校中文科、英文科、數學科及科創科老師參與香港教育大學中層領導培訓,透過建立專業學習社群,老師有更多機會參與專業分享及交流,以完善課程發展,並加強學生獲取、建構及應用知識的能力。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學校提供約三十個選修科目組合給高中學生。<br>2. 課程重點:學校提供多元化課程。初中設有生活與社會、設計與科技等。多個學科自行制定校本課程及製作教材。高中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科目亦包括多個學習領域,如設有設計與應用科技、視覺藝術等。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透過運用「學校支援津貼」外購專業服務給相關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訓育老師、輔導老師、中文老師、英文老師、學校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br>本校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舉行個別學習計劃會議,透過跨專業會談幫助學生設計具體可行的支援計劃﹔安排教學助理或就讀大專的校友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課後功課輔導﹔由校本教育心理學家提供讀寫訓練小組及教學支援﹔安排言語治療服務﹔安排共融活動等。<br>本校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一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家校合作 本校定期舉行家長座談會、家長日、專題講座及其他活動,使家長更了解子女成長和學習的需要,並增進家校之溝通。此外本校家長教師會舉辦不同活動促進家校合作,例如便服日、家長也來STEAM,又成立了「資助學生參與學校活動基金」,資助家境清貧或課外活動表現優秀的同學參加課外活動,增廣見聞。
校風 校風純樸。除有學校社工駐校外,不同組別的老師推行多項計劃,如班主任課、禮堂集會、大哥哥大姐姐計劃等,協助學生面對各類問題,積極培育學生的承擔、盡責及服務精神。
學校發展計劃 1. 推動電子教學,提升學與教效能。<br>2. 推動班級經營,建立關愛文化。<br>3. 推展STEM教育,開拓同學潛能。<br>4. 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培養同學守法守規精神。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設教師專業發展委員會,協助推動教師發展及培訓。每年舉辦不同主題的教育研討會及參與專業的發展活動,配合「同儕觀課制度」及科組內的交流分享,從而提升本校教師的教學效能。此外,學校也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外專業進修及同儕觀課,以建立教師專業社群,拓展教師視野,與時俱進。
全方位學習 為使學生得到全人發展,使其潛能得以發展,本校課外活動委員會統籌各學會及校隊,提供不同形式的課外活動予學生,包括學術性、服務性、興趣性﹑藝術性及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