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由中一至中六,大部分學科以英語授課。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課程發展以全人教育及多讓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的課程為主。中一至中六的課程皆設有每教學週上課兩節的宗教及倫理科。中四同學須選讀三科選修科,因此本校的中四同學有多項科目組合可供選擇。常規課程外,本校每年均舉辦陸運會、水運會、各式運動比賽、音樂比賽、樂器班、運動班及各式關心社會的活動,務求學生能在各教育領域有所發展。本校亦鼓勵學生出席少量宗教活動,讓他們對天主教有更多認識。多年來,我們也提供溫習室和學習技巧課程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詳情於中三時提供。<br>2. 課程重點:本校會為各級同學安排相應的學習技巧課程。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輔導科、學生支援組、駐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班主任攜手協助照顧不同的學生。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及關愛校園,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切和多元化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輔導主任、曾接受特殊教育訓練的教師和教學助理。兩位學校社工及一位教育心理學家會為學校和學生提供專業協助。心理學家會為教師提供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培訓。<br><br>學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增聘教學助理和外購專業服務(例如言語治療和職業治療)。本校亦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考試調適。本校亦為有嚴重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評估、轉介和個別學習計劃,並透過跨專業合作幫助學生學習。<br><br>學校重視家校合作,與家長共同支援學生。言語治療師亦會為家長提供在家協助改善學生言語能力的專業意見。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本校自1998年已開辦家長教師會,雙方合作無間。 |
校風 |
聖言以恩嚴並濟、全校參與的模式輔導學生。輔導組提供多種活動如「聖言先鋒」計劃等輔導低年級同學。訓導方面則設有四種風紀員以培養同學的領導才能和自律能力。校方對學生紀律要求尤其嚴格,帶來純樸的校風。 |
學校發展計劃 |
本學年學校關注事項為「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十分鼓勵教師進修;參加進修課程的老師可獲津貼。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開辦約60項課外活動。每位學生每年須參加最少一個學會。學會的運作都由學生負責,教師擔當顧問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