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本校主要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但同樣重視中文及普通話的學習,令同學有效地掌握三語兩文。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課程政策主要參照教育局的指引及遵從課程改革精神,同時配合學生的興趣和社會的要求。多元化的課程組合及課外活動,積極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及提升其自學的能力。老師在教學上適切地安排課程內外的教學活動,均衡地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提升她們的學習興趣,培育她們自主的學習態度。同學則透過討論、互評、自評等方式,認真學習。在學與教的互動下,學生除了知識增長外,同時亦在智力、道德和精神上有充份的準備去面對社會和生活上的各種挑戰,並能對人類的需要作出回應。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中四必須選修3X,可額外修讀倫理與宗教或音樂、日文、法文、韓文或西班牙文;中五可退修一科或修讀應用學習課程。<br>2. 課程重點: <br> (1)本校參考布隆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設計教學、課業與考評以提升同學的學習效能。<br> (2)初中進行跨學科協作,以促進STEAM的學習和發展。<br> (3)中三設獨立探究技巧及STEAM專題研習課節,培育同學的探究精神,提升她們的學習動力及自主學習能力。<br> (4)適時於各級開辦學習方法工作坊讓同學掌握不同學習技巧和方法。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學科上中、英、數有拔尖補底課後支援,及高中三個主科的彈性分組學習,讓老師有效地照顧及教導同學。課外活動方面,本校重視發展同學的多元智能,舉辦不同種類的活動,如外語班,與數理、科技及工程有關的活動、體藝課程等,讓同學能發揮所長。學校也注意同學的情緒和心靈健康,輔導組和宗教組會定時舉辦活動,推廣積極和正面的生活態度。本校除設有駐校教育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照顧有需要的同學外,也設有牧民老師、學生輔導員及生涯規劃輔導員進一步支援同學全面的成長。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學校成立「學生支援小組」,成員包括副校長、教育心理學家、特殊教育統籌主任、校本言語治療師、輔導主任、輔導組老師、學生輔導員及駐校社工,定期舉行會議,為有需要的學生設定合適的支援計劃。支援小組與班主任會按情況交流有關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商討支援措施。本校亦參與「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透過跨界別協作,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此外,校方鼓勵教職員參與教育局舉辦的培訓課程,並適時舉辦教師專題講座,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中文科期望非華語學生的學習循序漸進,盡早融入主流中文課堂。本科以閱讀、寫作作教學主軸,學生平均分班,與華語學生共同學習。 |
家校合作 |
家長教師會於2006年成立,以加強家校的聯繫和合作。本校定時編製「家長通訊」和舉行家長會,緊密聯絡家長,解釋學校的政策與發展。學校也會利用電子平台適時向家長發放最新的資訊。家長校董和替代家長校董已於2013-2014年加入法團校董會。 |
校風 |
本校讀書氣氛濃厚,同時也注重同學品德的培養。升學及職業輔導組、訓導組,輔導組,其他學習經歷組和宗教組等相互合作,推行多項輔導及德育計劃。高年級同學透過「大姊姊暨中一輔導計劃」、「數學領袖計劃」、「朋輩輔導員」等照顧和關愛低年級學妹;各級也安排特定的服務主題,如賽馬會眾心行善-義工推廣校園夥伴計劃、明愛賣物會等活動。同學在校園傳統的關愛與互助文化的薰陶下,將成為品行良好和具有社會服務精神的青年。 |
學校發展計劃 |
本校以發展全人教育為宗旨。學習方面,本校秉承傳統,重視提升學生兩文三語的水準,以此作為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本校於2023-2024年度參加教育局校本支援服務,優化老師於英文及數學科的教學策略。同時,本校繼續發展現有學制下校本課程及配套,強化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法及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及自學能力。本校也著力培養同學科技、數理上(STEM)之興趣和能力,如舉辦「科技數理週」,「科學鑑證工作坊」等。<br>學習以外,本校也注重同學課外活動的發展,和培育她們正確的人生觀和服務精神,並透過體驗學習如外展訓練等,讓學生能實踐「為一切人,成為一切」的精神。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每年均因應教育發展的需要進行教師培訓,旨在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及素質。此外,本校教師亦經常自發參加教育研討會、工作坊等,以掌握最新教學法、課程發展和教育趨勢。學校亦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深化教師在專業操守方面的認識和理解,提升教學專業。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希望同學透過參與課外活動發展所長,培養應變能力、領導才能、進而學習與人融洽相處,最後能關心別人和社會。本校定期舉辦中詩及英詩朗誦、英語話劇、舞蹈、音樂、陸運會等活動,也參加校外相關比賽。約50個學會中,學生每年須參加最少1個學會。另各級每循環週均增設2堂「其他學習經歷」課節,使同學盡展潛能。為中三至中六而設的生涯發展計劃旨在培養學生正面的身份認同感、發掘自我潛能、訂立目標及尋找方向。此外每年各級都有服務主題,並有「服務紀錄計劃」,鼓勵學生參與義務工作。除此以外,本校也會因應學習需要,安排同學參與參觀活動、戶外考察及到內地和海外交流,以擴闊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