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協同中學
北角協同中學

香港雲景道二十號

實踐基督全人教育,讓學生在關愛環境中成長,發揮潛能,培育積極人生觀,貢獻社會。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朱源和先生
校長 李健廉先生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香港路德會有限公司
宗教 基督教
創校年份 1968
校訓 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學校佔地面積 約 6,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50"
學生會會費 "$25"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300(中一至中五);$200(中六)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35
全校教師總人數 41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83%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4%
特殊教育培訓 36%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73%
5-9年 3%
10年或以上 24%

中一班數 2
中二班數 2
中三班數 2
中四班數 2
中五班數 3
中六班數 2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數學、科學*、公民、經濟與社會(公經社)、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地理、電腦認知*、STEAM(中一至中二)、普通話、體育、視覺藝術、音樂、宗教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採用英語教授非華語學生:數學、科學、公民、經濟與社會(公經社)、世界歷史、地理、電腦認知、宗教、視覺藝術、音樂、體育、STEAM(中一至中二)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至中六)、數學延伸單元一(微積分與統計)、物理、生物、化學、中國歷史、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宗教、體育、體育(中學文憑試)(中四)、綜合藝術(中四)、視覺藝術(中學文憑試)、STEAM(中四至中五)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採用英語教授非華語學生:除了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以外的所有科目。

語文政策 重視學生兩文三語。用母語教學,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但同時強化學生的英語。學校經常舉辦生動有趣的英語活動,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此外,中一至中三級亦有普通話課,強化學生使用普通話的能力。學校亦提供額外資源以支援特殊教育需要及非華語學生的語文學習。
學習和教學策略 課程涵蓋各主要學習領域,積極進行課程統整,設輔導教學班及小組教學以照顧學習多樣性,同時增強教師培訓工作,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積極推行教師間的觀課文化,共同備課,以提升教學效能。同時,教師亦著重增加啟發性問題,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除了提供傳統的科目以外,定期舉行全方位學習日。透過課堂以外的生活體驗,誘發學習動機及興趣,拓展學生的學習經驗。學校現正研究如何推動學生自主學習,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效能。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X1:化學/地理/中史/企會財/資通/體育;X2:生物/物理/歷史/經濟/旅款/視藝;X3:M1。STEAM(中一至中二,中四至中五);應用學習科(職業英語)(西式食品製作)<br>2. 課程重點:本校致力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為目標,培養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的均衡發展。透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及策略,照顧學習多樣性,啟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主動探索、自我建構知識,以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並裝備學生具國際視野,迎向世界,面向未來。<br>本校在中一和中二級開辦「重點發展課程」,內容包括讓學生加入制服團隊、研習中華表演藝術及參與結合STEAM元素的活動,讓同學從實際體驗中學習,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和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另外,在中四級開設中華文化課程和自我增值課程,當中包含IELTS專項課程、皮影戲、行書原子筆專班,以發掘和照顧學生的不同興趣、能力和抱負。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本校關心每一位學生的需要。以全校參與的方式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實施中、英、數和綜合人文科小班教學,按照學生的學業基礎及學習能力,編排適切的教學材料,運用不同的分組、進度、活動和評估,進行拔尖保底。讓所有學生都可以投入校園生活。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不同形式的活動和「大哥哥、大姐姐」計劃,讓學生從中學會體諒他人的需要,開拓校園的關愛共融氛圍。多年來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早識別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照顧個別差異。透過資源調配(學校發展津貼、學習支援津貼及非華語特殊教育需要撥款等),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全方位支援服務、添置支援器材,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學校重視家校合作,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一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學生支援組由副校長作統籌,成員包括輔導主任、融合教育統籌主任、班主任、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教務組教師和各學科教師等。另外增聘訓、輔導員為學生提供支援。<br>本校支援學生申請公開試考試調適,讓有需要學生返回本校考試;並於校內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以學生個別學習檔案模式支援學生學習,適時向家長報告。<br>本校亦邀請專業團體及志願機構,提供教師專業培訓/家長教育,裝備各持分者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本校為非華語學生提供適切的校本課程及課後支援計劃。
家校合作 學校與家長教師會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更佳教育。
校風 自2007年推行生命教育以來,學生守規和自律,校風優良。施行「雙班主任制」及在中一進行家訪,加強師生關係。另有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駐校,協助學生和家長解決疑難。學校參加了優質教育基金健康校園網絡計劃,建設健康校園環境、促進學生健康及提升學習效能。亦曾獲關愛校園榮譽獎超過十年。
學校發展計劃 我們的計劃:<br>1. 提升學教效能  促進自主學習;<br>2. 實踐基督教育  活出積極人生;<br>3. 推動國民教育  拓闊國際視野。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教師全年均參與校外及校內的培訓活動,配合教育最新發展。
全方位學習 設有約20個不同的興趣小組及學會,包括學術、藝術、體育及社會服務,使學生有機會實踐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中一及中二學生必須參加制服團隊,制服團隊有香港基督少年軍、童軍及升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