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

香港北角雲景道62號

本校秉承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以「並肩培育豐盛生命,攜手見證基督大愛」的辦學願景,為學生提供全人優質教育服務,肯定教育的真正意義在人的造就,品格的建立,更期望培育學生健康的人生態度,正面的價值觀及國家觀念。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歐陽家強先生
校長 黃仲良先生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宗教 基督教
創校年份 1977
校訓 愛人如己
學校佔地面積 約 7,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80"
學生會會費 "$2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43
全校教師總人數 49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69%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22%
特殊教育培訓 22%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47%
5-9年 12%
10年或以上 41%

中一班數 3
中二班數 3
中三班數 2
中四班數 3
中五班數 3
中六班數 3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普通話、數學、科學*、設計與科技、家政、資訊科技應用學習、中國歷史、地理、生活與社會、倫理/宗教教育、視覺藝術、音樂、體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br><br>只適用於非華語學生:數學、科學、設計與科技、家政、資訊科技應用學習、地理、生活與社會、倫理/宗教教育、視覺藝術、音樂、體育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國歷史、地理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與通訊科技、經濟<br><br>只適用於非華語學生: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化學、物理、設計與應用科技、視覺藝術、體育

語文政策 本校致力培育學生運用兩文三語的能力。母語是我們的教學語言。本校用心塑造校內的英語及普通話語境,透過恆常的英語及普通話活動,使學生有更多運用英語及普通話溝通的機會。本校將加強對非華語學童學習中文的支援及透過融合活動提升本地學童運用兩文三語的能力。
學習和教學策略 著重兩文三語及六育均衡發展,並按教育局課程架構指引,推廣閱讀、運用資訊科技、實踐德育及公民教育、進行專題研習,讓學生學會學習,達致終身學習的目標。過去五年,學生表現不斷提升,公開考試成績每年躍進,優異表現有目共睹。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 合共有兩個組合,每個組合各設五個選修科目。<br>2. 課程重點:配合教育局課程發展所設定之「八大學習領域」及「四個關鍵項目」,並得課程發展處到校支援,本校積極開發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寬廣合度、整體而連貫的課程,令所有學生獲得全人發展所需的基要學習經歷。本校中、英、數科均推行拔尖保底措施,如初中課後補課、高中增潤課程等,並透過參與朗誦及辯論比賽,致力提升學生學習技能。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為栽培資優學生,本校積極參與教育局「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甄選高水平學生接受「卓越領導才能」、「卓越數學」、「卓越科學」及「卓越人文學科」培訓。本校同時著重融合教育,由接受了專業培訓的老師專責在課堂內外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並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本校設有融合教育委員會,成員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不同科目教師代表及助理教師。委員會成員會與教育心理學家、校本言語治療師、醫教社專業人員和駐校社工等不同界別專業人士定期舉行會議,為有需要學生設定合適的支援計劃。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有特殊教育需要非華語學生支援津貼外購服務,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例如朋輩社交活動、執行功能小組、課後學習輔導等。在得到家長同意後,融合教育委員會會為有學習或適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學習計劃,班主任及科任老師亦會特別關顧有需要的學生。學校設有恆常機制,在家長日或學生個案會議約見家長,適時向家長匯報學生接受支援措施或服務後的進展及成效。本校於每次校內測考均安排調適,如特別試場、加時、讀屏軟件等,並協助報考公開試的學生申請相若調適,確保他們所接受的評估更具公平性。透過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本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獲得最全面的關顧。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
家校合作 本校就如一個大家庭,家長通過參與家長教師會了解學校情況並提出對校政的意見及建議。家長一直支持學校設立獎學金,又經常與學生一同參加校外比賽,歸屬感不斷提升。學校會定期舉辦家長講座及親子旅行。
校風 本校校風純樸,嚴而有愛,奉行正向紀律,讓學生學習自律守規,並注重班級經營,營造優良班風。師生上下謹守校訓「愛人如己」,秉承區會「透過學校,傳道服務」的理念,讓學生在神的眷顧關愛中成長。本校連續十七年成為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關愛校園獎勵計劃」獲獎學校。本校教師一向以「關心每一個,教好每一課」為目標,培育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及優秀的「華山人」。師生不斷求進,超卓(超越卓越)的文化已在校園紮根。
學校發展計劃 1. 持續教師專業培訓,提升學校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br>2. 全校參與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培養學生成為守法良好公民<br>3. 透過全校參與模式,發展多元文化生涯規劃教育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教師專業發展及評估委員會負責統籌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應學校關注事項,每年舉辦講座及工作坊。過去五年本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時數均高於每人平均109小時。<br>此外,下列專業團體皆本校的教師發展伙伴:<br>1.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 ─ 公民與社會發展<br>2.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賦權授能·銜接向上 ─ 支援中小學教師提升多元文化學生中文學習能力」計劃
全方位學習 本校一向致力推動各項體育運動,藉此培育學生合群守紀、堅毅不屈的精神。本校男子籃球隊成績尤其彪炳,2008年至2019年期間,已連續十二年於中學校際籃球比賽港島區(第一組別)擠身男子甲組三甲之列,而本校學生在各項全港性賽事亦屢獲殊榮。<br>本校積極推行「華山人體藝發展計劃」,近年引入器械健身、板球、曲棍球、樂隊及合唱團等免費活動,發掘同學於不同範疇的潛能。本校於中一級實行「一人一體藝」,所有中一學生除加入香港航空青年團接受訓練外,亦需在排球、曲棍球、羽毛球、射箭、電子琴及戲劇等項目中,選擇一項作專項訓練。此外,為配合「生涯規劃」的校本目標,本校設有扶輪少年服務團及咖啡閣等職業相關活動,增加學生對不同行業的認識,協助學生尋覓興趣及專長,並儘早規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