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本校重視提升學生兩文三語的水平,全校中一至中六級中文科、英文科均以小組教學。英語方面,於星期六特別為中一學生提供英語聽講培訓班(「六升計劃」)。<br>初中以英語教授數學科及科學科,其他科目亦設「英語延展教學活動」。中一和中二級開設普通話科。正規課程外,亦透過全方位學習活動,如語文周、英語活動日,鼓勵學生投稿報章、參加中英文朗誦比賽、辯論及話劇比賽等,讓學生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外籍英語教師協助發展校本英語課程及網上英語學習系統,為學生建立語文自學的平台。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強調「學生為本」,重視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針對學生學習需要,以適異教學策略及拔尖保底等措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效能。課堂學習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知識。2. 重視學生的成果展現,以「強項為本」幫助學生發揮其潛能,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自信。3. 以「實證為本」,藉各項數據讓師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持續調適課程及學習方法,幫助學生不斷自我完善。4. 各科著重加強學生學習技巧及高階思維技巧的培訓,讓學生認識及運用有效的思考方法。5. 藉跨科協作,以真實情境及解難任務,讓學生有應用知識的機會及培養其創造力。6. 透過網上自學平台及電子學習庫,教授學習方法與自我管理技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以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及生涯發展為分科標準。<br>2. 課程重點:(I)重視照顧學生多樣性,實施分層目標、分層課業等適異學教策略。(II)以實證為本,實施逆向課程設計。重視學教評的連繫。(III)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強調促進學習的評估。(IV)提供多元化課程(如初中一才計劃、高中應用學習、體育及音樂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V)發展校本課程,提供多元學習經歷、探究與反思機會,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社區、進入世界,培養共通能力、價值觀及應用所學。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I)課堂實施適異教學。(II)全校中英數三科按學生能力分組教學,以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III)星期六為中一學生提供英語聽講培訓班。(IV)初中設有功課輔導班。(V)各科設有課後增潤和拔尖課程,提升學生學習成效。(VI)提名各級學生參加校外資優課程及活動,並選拔初中尖子成立資優隊伍(Team Tenacious),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校內外增潤課程與活動及海外遊學機會以擴闊他們視野。 |
模式融合教育 |
學生支援小組成員包括副校長、主科老師、輔導及訓導主任、社工、輔導員及行政助理。小組除運用學習支援津貼購買輔導服務、安排課後功課輔導班,幫助學生改善學習及社交技巧;又不時檢視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個人需要訂定適切的教學目標。此外,為照顧學習多樣性,各科會訂定測考卷的深淺程度比例;學校又有系統地安排教師進修,提升教學技巧。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家教會為學校的良好伙伴。家長義工隊協助推展校務,如擔任課外活動學會導師,又為學生翻熱飯盒等;家長校董對學校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此外,學校亦為家長開設興趣班及講座等。 |
校風 |
本校校風淳樸,學生守規有禮,深得家長及社會人士讚賞。學校以優質的基督教全人教育培育學生,建基聖經真理,教導和建立學生正確價值觀,亦鼓勵學生互助互愛,共同建設美好校園生活。 |
學校發展計劃 |
1. 運用學生數據,讓教師多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br>2. 教師施行適異教學以照顧學習多樣性;<br>3. 配合價值教育課程,培養學生良好品格及素養;<br>4. 學生能累積所學,並於生活中實踐所學到的價值。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重視師資培訓,鼓勵教師參與專業進修課程,跨校及海外交流活動,掌握教育新趨勢,提升教學效能。又透過同儕觀課、共同備課、教學研究、教學分享等,推動協作文化及鼓勵終身學習,與時並進。 |
全方位學習 |
1. 在初中推行「一才計劃」,讓學生在初中三年內發展不同範疇的興趣及技能,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並發掘自己的潛能。本課程的內容包括音樂培育、創新科技、寰宇溝通、團隊創建、體藝表演等五大範疇。學生因應其興趣,逢星期一課後進行有系統的培訓。<br>2. 全方位學習計劃:學校每年會舉辦全方位學習周,每級每學期均有不同主題。透過利用多樣化的環境和社區資源,讓各級學生進行體驗式活動。期望學生透過六年的經歷,能夠建立正面的人生觀、提升個人素質並能服務社區、關懷世界。<br>3. 學生會及四社外,另設有多個學會及活動小組,範疇涉及學術、文化、社會服務等。學校配合學生的興趣與潛能,為學生提供多元活動。<br>4. 設有多個制服團體及校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