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

九龍觀塘協和街221號

多元文化共融:人人真誠互相欣賞。素質均衡發展:從能力、知識、態度及價值觀,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素質。創造成功機會:堅信人人都有成功的潛質。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左筱霞女士
校長 林艷玲女士
資助種類 直接資助計劃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地利亞教育機構
宗教 -
創校年份 1980
校訓 積極奮進
學校佔地面積 約 10,8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3000"
中五 "$3000"
中六 "$3000"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學生會會費 "$5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全校教師總人數 72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57%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25%
特殊教育培訓 19%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60%
5-9年 7%
10年或以上 33%

中一班數 6
中二班數 6
中三班數 6
中四班數 6
中五班數 6
中六班數 6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或中國語文(非華語學生)、普通話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數學、科學、綜合人文、歷史、中國歷史、電腦與科技、生活教育、體育、視覺藝術、音樂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或中國語文(非華語學生)、中國歷史、中國文學、數學延伸部份單元2(代數與微積分)、經濟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旅遊與款待、歷史、資訊與通訊科技<br><br>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地理、生物、化學、物理、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商業管理)、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會計)、視藝、體育、藝術

語文政策 學校提供英文和中文作為教學語言。根據學生之前的學習背景、個人喜好和語言能力,他們會被分配到各自的教學語言環境。在部分班級中,中國大陸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將混在一個班級,以加强两者之間的互動。對於英語水平優秀的中國學生,部分科目可以選擇以英語為教學語言,少數民族也可以選擇英語作為教學語言。此外,在多元民族的背景下,英語、普通話和粵語已成為學生日常學校生活中的交流語言。
學習和教學策略 學校課程旨在為學生提供終身學習所需的重要經驗,並因應個別學生的潛能,使能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均有全面的發展,成為積極主動、富責任感的公民,為社會、為國家以至全球作出貢獻。我們致力協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貫徹終身學習的精神,從而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培養各種共通能力,以便獲取和建構知識,奠定全人發展的基礎。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學校因應學生學習需要及能力提供相關校本課程。<br>2. 課程重點:學生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學生課業及全方位學習活動,充份利用上課及課後時間進行學習。我們深信,從課堂及課本上所學到的知識,必須經過綜合應用,才能消化鎔鑄,所以,本校課程特別重視以學生為本的學生課業布置。學生除了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評估外,並會在學期結束時進行評估。評估採用多元化模式,除測考外,亦採用專題研習報告,實驗報告,學科學習歷程檔案。我們亦提供延展課程以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本校設有輔導組及升學及擇業輔導組,並與駐校社工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輔導。在學習方面,學生可選擇使用英語或中文作為教學語言。課程調適方面,設有增潤和鞏固課程,以滿足不同的需要;設有分組安排,以提升學教效能。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設有政策及機制支援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及不同專業人士,包括教育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和輔導員,帶動全校老師,配合共融文化、政策及措施來照顧多樣化的學習需要。本校設有機制識別有不同類別及程度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透過改善教學及課堂安排、小組活動和個別輔導等,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援。本校亦運用特殊教育需要非華語學生支援津貼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本校舉辦執行功能訓練小組,社交情緒小組,沙畫課程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個別學習需要。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
家校合作 家長會、家長教師日、家長教師會旅行及工作坊。藉機會加強家長、老師及學生互相認識和溝通,從而協助學生在學業及非學業各方面爭取更佳表現
校風 我們致力於建設一個極具包容性與和諧的校園,以滿足本校非華語及本地學生的學習需要。除訓輔組及生涯規劃組外,我們還與本港非政府組織等各教育持份者緊密合作,務求為學生提供最適切的服務。
學校發展計劃 1. 促進及支援學生主動及獨立學習<br>2. 引導學生建立正面價值觀,為學生職業探索做好準備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除了校內恒常舉行,以任務為本設計的專業培訓與交流外,本校老師還積極參與外間各類專業發展活動如講座、工作坊及研討會等,以便掌握最新的教育發展。為鼓勵教師持續的專業發展,本校定期組織老師的專業分享。我們還為教師提供外出專業發展的學習津貼。
全方位學習 本校的課外活動旨在培育學生的潛能,常規活動包括各科學會、女童軍、紅十字會、義工服務隊、大哥哥大姐姐計劃、IT學長、學長、圖書館組、校園電視台、多元文化大使團、學生活動中心大使團、合唱團、中英文話劇代表隊、中文辯論隊、銀樂隊、籃球隊、足球隊、田徑隊、板球隊、曲棍球隊、游泳隊、排球隊、欖球隊、中文刊物「嚶鳴」、劍擊班、跆拳道小組、武術小組、綜合格鬥小組,本校也為學生提供興趣班活動如烘焙興趣小組、攀石興趣小組、滑板興趣小組、夏威夷小提琴興趣小組及學生福利會,各社及科組也定期舉辦社際比賽或科組活動如午間活動。此外,學校亦不定期組織各類參觀、實地考察、工作坊及服務活動,從而讓學生在不同方面進 行探索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