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新界元朗天水圍天葵路12號

學生為本,知識乃智慧之源。學生能好學不倦,求知若渴,拓展視野;不僅在學習上,對生活、對世界皆具求知慾與好奇心。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呂慧蓮女士
校長 連鎮邦先生
資助種類 直接資助計劃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香港青年協會
宗教 -
創校年份 2006
校訓 智慧之源 求實求真
學校佔地面積 約 7,350 平方米

中一 "$26520"
中二 "$26520"
中三 "$26520"
中四 "$39780"
中五 "$39780"
中六 "$39780"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50"
學生會會費 "$1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全校教師總人數 71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4%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35%
特殊教育培訓 12%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30%
5-9年 30%
10年或以上 40%

中一班數 5
中二班數 5
中三班數 5
中四班數 5
中五班數 5
中六班數 5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中一及中二)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中一及中二)、地理、歷史、音樂、視覺藝術、體育及健康教育、普通電腦科、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經濟(中三)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及中五)、中國歷史、中國文學(中五及中六)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英國文學(中五及中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經濟、歷史、旅遊與款待、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及健康教育、音樂(中四及中五)、視覺藝術(中四及中五)、媒體教育(中四及中五)、英國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br>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語文政策 為提升同學兩文三語的水平,書院致力為同學建構豐富的語景,並透過英語音樂劇、英語辯論和Global Week等活動提升同學的英語水平、創意及協作能力。
學習和教學策略 書院鼓勵同學成為終身學習者,強調利用電子學習協助同學培育自主學習的能力。書院為全港首間與香港大學合作推行MOOC線上自學課程的中學,讓書院的尖子可以自學完成全球各頂尖大學的課程。表現優秀的同學還可以參加校本HLC Scholar Scheme,於初中跳級。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書院設立六個校本課程目標,致力培育同學成為明日領袖。<br>2. 課程重點:推行電子教學以提升學習技巧並鼓勵學生自學;並有多項其他學習經歷(如教育營及遊學團)以加強學習效果;推行戲劇教育;為不同學習進度的學生設計各程度的校本課程。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利用直資學校優勢,增聘老師、學生輔導員,並外聘駐校臨床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建立正向的校園文化。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採取「全校參與」的方式,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支援——老師在課堂上照顧學生各種學習需要;本校的輔導組老師及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亦與社工、學生輔導員,教育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協作,幫助有需要的學生。此外,本校重視家校合作,冀為學生提供全面和適當的支援。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及本校部分年級全面(即所有班別/組別)實施普教中,按需要提供額外支援(例如抽離/小組學習、拼音教材等)。本校幫助學生獲得中國語文資歷。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已於2008年成立。家教會及校方為家長舉辦工作坊、講座和興趣班;季報讓家長了解學校情況,並利用內聯網及手機應用程式為家長提供家課資料及最新資訊。
校風 校風純樸,重視紀律;推行生活教育,全面發展及照顧學生的成長需要;重點項目:三自計劃,即「自學」、「自律」和「自信」;培育學生的五大核心價值包括「尊重」、「盡責」、「關愛」、「誠信」及「堅毅」。
學校發展計劃 No Chinese Translation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提供教師培訓津貼,提升老師的語文能力,增加「學與教」及管理知識;科本培訓及交流;教師履行「專業教師約章」。
全方位學習 包括制服團隊活動、義工服務、運動、音樂、視藝及興趣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