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能力,我們按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開辦初中英文班(以英文為授課語言)及雙語班(以母語為教學語言,輔以英文詞彙及延伸英語活動)。另特聘數名專業外籍英語老師推行英語教學活動。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在教學上,我們推行創新「活的教育」,提倡綜合、自主、歷境、適能和環球學習。在語文教學上,中、英文科引入辯論技巧訓練。另有全校歷境學習日、跨學科專題研習課、開放日及才藝匯演、服務學習及遊學計劃等。每天早上特設「閱讀課」以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此外,本校中一至中六級全面推行「e-Learning」,以iPad配合數碼互動式筆記及電子書使用,學生透過電子器材,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習,加強學習效能。全校鋪設光纖網絡及無線網絡,每課室裝置Apple TV及IT教學設備,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編寫程式及其基本能力,教授初中學生運用Micro:Bit、Arduino、無人機等編寫程式及VR/AR/AI的操作等。學校設有數碼媒體廣播中心,具有先進的影視製作設備,包括︰校園直播系統、專業級攝影棚、攝錄機配備無線傳片及穩定器等。此外,本校特設成真館(Dream Laboratory),方便老師推行STEAM教學活動,將同學的夢想,由不可能變成可能,將創意變為事實。同時建立聯校教育網,提供網上自學平台及教材。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歷史、中國歷史、化學、物理、生物、經濟、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會財(會計)、企會財(商業管理)、數學(延伸部份單元二)。<br>2. 課程重點:初中特設校本科目—「科創科」,推行STEAM現象式專題課程,課程包括︰AI人工智能、無人機、IoT物聯網、立體掃瞄及打印等。本校亦設有各類額外的延伸課程,強化學習,延伸課程包括︰元宇宙虛擬空間、Minecraft、AI人工智能機械人及編程等。此外,戲劇為初中常規課,由全職專業演藝教師授課,培養同學溝通、語文能力及自信心。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各級主科因應卷別或學生學習能力分組教學。<br>2. 推行各級「拔尖補底」計劃,並設「尖子計劃」及課後延伸學習,提升學習成效。<br>3. 設有升就輔導老師,協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br>4. 特設2名成長導師、社工及服務學習統籌,支援學生成長。<br>5. 推行資優教育計劃,甄選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學術和才藝上加以栽培。 |
模式融合教育 |
設一位統籌主任,並聯同全校老師、社工及成長導師支援學生需要。運用三層支援模式,包括「優化教學」、「加強支援」及「個別加強支援」,按不同學生的需要、進度作出支援及調整,建設共融校園。具體措施包括定期召開個案會議、課程及課堂調適、開辦各類成長小組,舉行家長講座等。完成相關評估後,學校會因應評估結果安排校內考試調適,及協助申請中學文憑試調適。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家長教師會成立以來,積極參與學校生活,特設「家長資源中心」,定期舉辦親子旅行、聯歡會及親子教育講座,並且成立家長義工隊,協助學校各大型活動的推行。 |
校風 |
我們著重建立愛與關懷的校風,融洽的師生關係,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積極輔導及支援計劃,如「摘星獎勵計劃」、「小導師計劃」等。開設學生必修的中國文化美藝課程,學習茶藝,修心養性。設立社會服務部推行全校義工計劃,鍛鍊領導才能,更規定學生每年須參與最少10小時的校外社會服務,培養自信心。 |
學校發展計劃 |
1. 推動自主學習,強化學習效能<br>2. 促進身心發展,營造健康校園<br>3. 提升資訊素養,培育數碼公民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100%英文及普通話老師已達基準試水平,每年老師須出席校外專業培訓講座或工作坊,每年安排最少三次老師專業培訓活動。積極推行「優質觀課」及「同儕觀課」,以提升老師之教學水平。 |
全方位學習 |
推行一人一制服隊伍,包括升旗隊、童軍及深資童軍、女童軍、交通安全隊、香港紅十字會、香港海事青年團、香港航空青年團、步操及管弦樂團等。一人一創藝小組︰男子籃球隊、足球隊、欖球隊、羽毛球隊、乒乓球隊、彈網學會、躲避盤學會、田徑隊、萬鈞匯知泳隊、手鈴隊、合唱團、舞蹈學會、戲劇學會、後台管理小組、滾軸溜冰學會、English Drama Club、影視學會、中文辯論學會、學生會、領袖生、圖書館管理隊、服務學習團等。另外,本校亦定期舉行學校開放日、學術萬花筒、歷境學習日、各科學術比賽/設計、才藝匯演等,令學生學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