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本校為學生提供兩文三語學習。除中國語文、中史、歷史、體育、普通話、戲劇教育、專題研習及生命教育科外,所有中一及中二各班科目均以英語授課,中三級所有班別均以英語教授以下科目:數學、科學、英國語文、英語戲劇(中三),其餘各科目按班別訂定教學語言。另於中一及中二級設普通話科。<br><br>為營建優質的英語學習環境,特設英語學習專室,定期由英文老師舉辦英語活動,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及信心。此外,本校設有恆常英語早會、英語日等,務求提升同學「聽」、「說」英語的能力。為進一步擴濶學生的視野,增加英語的演練機會,本校持續舉辦境外英語交流活動多年,務求讓更多學生受惠。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本校老師貫徹「先安頓,再釋效」原則,培養學生尊師守規。老師教學以重溫、教授、互動和總結的步驟展開,將教學聯繫學生已有知識,幫助學生有序地學習。<br>2. 教師透過小組討論、學生滙報和遊戲等活動,帶動學生參與及師生互動,又以生活事例引導學生思考。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3X及4X。 學生可按能力及興趣從十三個科目中選修二至四科。<br>2. 課程重點: <br>(1)本校課程發展關注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及價值觀方面的培育。<br>(2)初中階段,培育學生良好學習態度與習慣,建立清晰升學目標,基礎學科知識與共通能力。因此,保留傳統學科,如中史、歷史、地理等,另設校本課程如專題研習科、中文及英文戲劇科等。<br>(3)高中階段,主要培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自我推動學習能力以及深化的學術知識,並能於公開試獲取良好成績,以圓大學夢為目標。<br>(4)學校特設有系統及周全的校本價值教育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協助學生訂立個人目標,發展潛能,力求進步。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設立不同的分組教學模式,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br>2. 提供課後增潤課程,鞏固學習基礎。<br>3. 學務組設學習專使組織,以啟發及培育尖子,透過活動,指導學生,掌握各學習策略。<br>4. 輔導組因應不同學生的需要,提供相應的學習及身心支援。<br>5. 全面及有系統地推動群育活動,照顧學生多樣性,發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領導能力,建立共融文化。 |
模式融合教育 |
校方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使不同學習和社交需要的學生能獲得適切的支援,例如社交小組、專注力提升小組、桌上遊戲小組、言語治療等,讓學生投入共融平等的仁愛校園。本校有系統地識別、轉介及跟進學生,並與社工、專業人士及家長保持緊密聯繫,為學生訂定適切的支援計劃,定期與校長、副校長、助理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學務組和教務組進行學生支援會議,為學生提供教學和考試調適,並結合朋輩學長、輔導老師、教育心理學家或外購服務等資源,按學生需要進行不同的輔導服務。為推廣全校參與的理念,學校舉辦了不同教師專業培訓活動。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家校合作 |
本校已成立家長教師會,該會定期舉行會議收集家長意見,協力推動學校發展。家長熱心積極參與家長義工活動,例如協助早讀課堂、看管午膳秩序、協助圖書館工作等。<br><br>另外,學校亦透過家長信及網頁發放家長活動及學校訊息,並舉辦家長日、家長講座、工作坊,透過不同渠道培育家長及與家長溝通,教師亦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繫。 |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師生們在「品學共融」的理念下,營造安頓、釋放、建立自我及多元發展的校園生活,「無鐘聲的早會」、學生言行得體、教師嚴而有愛、師生互相關愛,構成學校融洽有序的校園文化。 |
學校發展計劃 |
2023-2026三年學校發展計劃的關注重點:<br>(1) 培養學生成為主動投入、富有責任感、具轉型素養的自主學習者。<br>(2) 推動正向價值,發展全人健康,締造幸福人生。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學校老師積極參與校外專業機構培訓,本校每年亦針對當年學校關注事項,舉辦教師發展日,協助老師作專業交流,提升教與學的質量。 |
全方位學習 |
1. 全校學生分為風度文采四社,每年舉辦不同的社際比賽及活動。<br>2. 共設40多個聯課活動,類別包括學術、興趣、體藝、服務等,透過多元活動,提升學生自信心及自我管理能力,從而培養他們策劃及組織活動的領導能力。<br>3. 當中具特色的活動包括劍擊、高爾夫球、室內賽艇、花式跳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