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確保學生掌握「兩文三語」,按學生意願,參考小學成績、中一入學前測驗及中一適應班英語老師的評估,將學生分配到英文班或中文班學習。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善用課程、評估、教學策略調適等以照顧學習多樣性,部份科目更採用彈性分組教學,以達致因材施教的目標。<br>2. 為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校舉辦各種跨科活動、全方位學習日、專題研習、境外參觀及交流等多元化的學習活動。 <br>3. 提供豐富及多元的學習資源及活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圖書館、書展、網上學習平台等。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高中學生可根據能力及興趣自由選擇修讀科目組合。<br>2. 課程重點:本校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對課程作校本調適,或自行編寫校本課程。例如:<br>(1)英文科採用分層工作紙及不同程度教科書以照顧學習多樣性,統一測考也參照文憑試提供不同程度試卷;<br>(2)數學科各級按能力分組,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br>(3)中文科設有基礎知識校本教材及要求初中學生在課前朗讀古詩古文。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課程調適、個別照顧、課後輔導等措施,給予有需要的學生特別照顧。 |
模式融合教育 |
學習支援組、運用學習支援津貼,進行教學及評估調適、提供輔導小組活動及言語治療服務。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辦各式各樣家校合作活動,例如:<br>1. 家長校園生活體驗日:家長與子女一同上課及午膳,體驗子女學校生活,分享學習成果,參觀校園及參與教育子女工作坊。<br>2. 親子一日遊:參觀香港大學,同時邀請就讀各大學的校友分享讀書心得,鼓勵學生努力學習;遊覽本港具教育意義的景點。<br>3. 舊書買賣活動及舊校服捐贈活動:每年暑假期間舉行,鼓勵同學將課本以低廉價格出售予來年學弟學妹,一方面可以讓舊書不用因棄置而浪費,增強環保意識,另一方面令家長放心讓子女在安全環境下買賣,並可節省部份金錢。<br>4. 親子同樂日:家長與子女一起參與益智或體藝活動,加強親子關係。<br>5. 定期舉辦家長會,增加家長對子女的學業及成長的情況的了解。 |
校風 |
良好校風是香島中學的優秀傳統,本校以優良的雙班主任制輔導學生成長,班主任除了日常教學工作外,更負責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並通過定期家訪了解學生情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
學校發展計劃 |
1. 加強國情教育,提升國民身份認同及培養學生對家國的情懷。<br>2. 讓學生享受學習及喜愛閱讀。<br>3. 提供不同生涯規劃支援,協助學生建立人生目標,並以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鼓勵老師不斷學習及進修,提升專業能力,以配合社會及教育發展的需要。例如定期舉辦教師工作坊,安排教師參加教育局或其他教育機構舉辦的研討會及比賽,與友校進行交流等。 |
全方位學習 |
1. 初中推行「一人一體藝」計劃,發揮學生的潛能,安排多元化的交流活動,如新加坡、韓國、台灣等,擴闊學生的眼界。<br>2. 「品牌」活動組,例如:花式跳繩隊、競技啦啦隊、舞蹈團、合唱團及中英文朗誦隊。<br>3. 學生曾代表香港參與世界跳繩錦標賽及世界啦啦隊錦標賽,並獲獎項。體育比賽曾獲全港及地區冠軍、優等獎、金獎等獎項,亦曾打破校際比賽大會紀錄等。<br>4. 曾與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合作,香港代表隊教練及運動員到校訓練學生,提升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技術及自信心。<br>5. 曾於區內舉辦藝術展覽,於香港大型國際盛事及獲政府組織、區議會、大學、專業團體、地區組織等邀請擔任表演嘉賓,如大年初一花車巡遊、亞太區機械人大賽、渣打馬拉松等表演。<br>6. 曾獲BBC、無綫電視、有線電視、數碼電台、TVB周刊、明報、星島日報、親子王等傳媒訪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