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本校聘有多位外籍教師,任教英文及其他科目,更提供口語課堂,以加強同學會話能力。我們亦透過晨讀計劃和課外活動來鼓勵學生練習和運用英語。而高中中文課及中六英文課亦按需要,採用共同或分班課節授課。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著重全人教育,為加強及配合課程的整合及發展,所有科目會配合各主要學習領域而分為不同的科組。另有校牧給予學生天主教信仰的培育。<br>為了讓同學得到更適切的照顧,各年級會有一位老師負責,由「適應」,「轉接」到「鞏固」,協助同學面對文憑試的課程。<br>另一個項目是「晨早閱讀計劃」目的是幫助學生培育閱讀的習慣和閱讀的技巧,也藉此創造一個有助於學習的閱讀環境。除周會外,學生須於班導師課內安靜閱讀適當選擇的班圖書角內的書籍。<br>本校亦加強了電子教學,讓學生可以使用電子平板電腦上課,以提升教與學的果效及互動。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選修科目的組合均以學生意願及能力來安排。<br>部份科目須於正常課時以外上課,包括應用學習<br>2. 課程重點:請參考本校網頁:<br>http://www.tsss.edu.hk/curriculum/highlights.htm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提供不同計劃讓全校參與,如個人導師計劃,以增強師生溝通。此外,同學可以參加課後功課班。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設有學生支援小組,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輔導主任及教育心理學家等,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各位老師提供不同支援。同時亦利用教育局學習支援津貼及本校撥款,為同學提供適切的支援,包括為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讀寫訓練、教學及評估調適、社交訓練小組、言語訓練小組、提升專注力訓練等等。<br><br>本校定期會向全體教師發放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資訊,教師透過共同備課,調適課程內容、檢視學生的學習進度。本校更會提供合適的考試調適,例如加時、安排特別試場、使用讀屏器等,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能在適切的環境下進行評估。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本校早已成立家長教師會,協助推行學校政策。法團校董會包括了家長校董,協助制訂學校發展方向。 |
校風 |
本校期望每一位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並得到個別的關顧。所以,除了班導師及科任老師以外,每位學生均有一位導師。導師每季最少個別約晤學生,幫助他們制定學習目標、計劃功課、培養品德、增進才能、確立理想等。 |
學校發展計劃 |
本校深信「全人教育」的成功要素,就是要為個人發展創造學習空間,以及提供學生均衡的學術和品格發展教育。透過培育家長、培育老師及培育學生的長遠目標,協助家長成為教導學生的主要推動者,以及學校教育的伙伴,使學生能接受全面的教育,以應付社會需要,並培養出完整的品格,終生受用。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大約每季安排教師發展日,並鼓勵老師參與專業培訓,學校亦安排每週時間表,讓各老師可以與其他老師分享他們的教學經驗。本校亦鼓勵老師在教學上多加交流,所以安排共同備課節,以加強教學果效。 |
全方位學習 |
為使學生發揮潛能及有均衡的發展,校方積極鼓勵學生參加課外活動。校內設有多個學會組織,活動範圍包括文藝、學術及個人成長(德、智、體、群、美、靈)。<br>重點推廣的包括制服團隊、初中「一人一體藝或服務計劃」及全校「活動周體驗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