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作為一所英文中學,本校所有科目均以英語授課,而中國語文科及中國歷史科則採用普通話及廣東話教授。學校亦設有法文科,供非華語學生修讀。在招聘教師方面,我們發揮了直資學校的優勢,自行招聘本地及來自澳洲、中國內地、法國、印度、英國、加拿大或其他國家的優秀教師。我們的專業教師隊伍中,超過15%是從外地招聘來港。我們亦接納非華裔學生入讀,他們既有助營造一個多元文化、多語系的學習環境,亦讓本地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其他地方的文化和傳統。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作為一所直接資助學校,本校可以自行釐定及設計初中課程,並讓學生為應付高中公開考試作好準備。本校課程設計旨在: <br>1. 照顧學生在英文、中文及數學科上的學習差異; <br>2. 靈活處理課堂結構、課程及教學方法,以照顧學生的需要; <br>3. 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建立成就感; <br>4. 為高年級學生提供不同學科的選擇。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3X及4X。 中四至中六同學必須攻讀四個核心科目及2/3個選修科。此外同學可再選修音樂、體育、法文及數學延伸單元。<br>2. 課程重點:對於在個別學科上有特別才能的學生,學校會安排他們參加英文、中文、數學、科學或其他範籌的增潤課程。至於需要個別照顧的學生,中文、英文、數學、綜合人文以及綜合科學科的資深老師亦會於課後安排輔導課,幫助他們跟上學習進度。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因應學生特點,靈活安排校本課程,全面照顧學生差異。本校在初中的英文、中文及數學科推行「課程組別」,按各組別學生的能力設計課程內容。此外,學校設有增潤課程,為表現優秀的同學提供額外研習的機會。此外,本校鼓勵同學們參與校際學術比賽。學校還設有小班學習支援小組(補底班),照顧成績稍遜的學生。 |
模式融合教育 |
學校設有專門負責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華語及非華語學生小組,安排教學及評估調適、輔導及社交訓練小組等。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課堂採用小組、文化體驗、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及分組滙報等形式,並鼓勵於網上學習平台自學。 |
家校合作 |
本校家教會成立至今已有超過20年歷史,過去一直能夠與學校保持良好溝通,為家長與學校作溝通橋樑。家教會除了與學校代表定期開會聯絡外,每年亦積極為會員安排聯誼活動、茶會、講座及各項有益身心活動。此外,家長亦可透過每年的家長日、家長晚會及其他學校活動增加對學校及老師的認識,並與老師商討學生的學習情況。 |
校風 |
為關注學生的個別需要,本校在初中各級採用因應學生不同學習需要的課程組別模式。我們於各級實施雙班主任制,讓班主任與學生有緊密的接觸,並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繫。學校設有學生輔導組,利用班主任課設計各類型活動,以及在學校早會及星期五下午特設的全校活動時間內,帶領學生探討不同的議題,如個人成長、公民教育、家庭關係等。此外,學校除有兩位駐校社工外,還加設一位資深的輔導顧問,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輔導。 |
學校發展計劃 |
展望今年,本校將依循「三年發展計劃」中的兩個主要關注事項,推進學生學術方面及個人成長的發展。第一項主要關注事項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包括推行探究式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培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解難技巧和創意,並豐富學生在正規課程之外的學習體驗。第二個主要關注事項是促進學生的幸福感,並使他們在正向教育中茁壯成長,包括加強學生身心及社交層面的幸福感,並幫助學生確認個人的強項、培養他們在學習及個人成長中的成長心態和積極態度。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1. 專業發展組:<br>本校設立專業發展組,每年為教師提供不同的專業發展活動。<br>2. 學校對教師的支援:<br>本校安排專業發展日、教師同儕支援計劃、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經濟資助、及教師同儕觀課計劃等。 |
全方位學習 |
學校共開辦40多項課外活動,其中包括: <br>1. 運動項目:射箭、野外定向、新興運動、花式跳繩、跑步等; <br>2. 音樂項目:流行樂隊、夏威夷小結他、敲擊樂、低音銅管、喇叭、薩克管、單簧管、長笛等; <br>3. 制服團隊:航空青年團、紅十字會; <br>4. 興趣項目:家政、棋藝、遠足、義工、閲讀、校園電視、桌遊、橋牌、視藝、魔術、3D電腦建模、日語、韓語、舞蹈、咖啡、無人機編程、戲劇等; <br>5. 學術項目:中國文化、英文、數學、法文等學會活動。 <br>學生可以參與籌辦校內多項大型活動,例如製作校園電視、節日慶祝活動及校內比賽等。學校並為中一至中六學生提供服務社會機會,讓學生從中學習愛與關懷,更有機會深入了解社會不同階層的情況。<br>此外,本校為加強培育學生的全人教育發展,除課堂學習外,本校於2010-11學年正式推行「海外考察經驗學習計劃」,鼓勵每名初中同學參加一個海外遊學團。地點包括西安、泉州/客家土樓、新加坡/馬來西亞。遊學團的設計配合課程內容,讓學生透過實地考察,加深對學科內容的理解。另外,我們希望計劃能訓練學生獨立自主能力、增強自信,提升他們的抗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