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書院
基督書院

新界沙田博康邨

本著主耶穌基督的愛心,聖經的真理和原則,致力推行全人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及靈育各方面均衡增長。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蕭振強先生
校長 黃幹文先生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九龍城基督徒會
宗教 基督教
創校年份 1953
校訓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學校佔地面積 約 5,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200(只需繳交一次)
學生會會費 "$2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5
全校教師總人數 57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86%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56%
特殊教育培訓 30%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28%
5-9年 12%
10年或以上 60%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生活與社會(I)、中國歷史、宗教教育、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中一至中二)、科技與生活(中一至中二)、音樂、體育、普通話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數學*、綜合科學*(中一至中三)、生活與社會(II)(中三)、地理*、歷史*、普通電腦*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文學、數學(必修及延伸單元一)、生物、中國歷史、歷史、公民與社會發展、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地理、宗教教育、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體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及延伸單元二)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物理、化學、數學

語文政策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兩文三語發展,初中部分班別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詳情請參閱學校開設科目的資料)。在初中多個科目中,包括:數學、綜合科學、普通電腦、生活與社會(II)(中三)、地理、歷史,學校會按學生能力編配,分別用英語或輔以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授課,讓學生在初中奠定良好英語基礎。學校善用持續評估以了解學生英語水平,提供合適支援,提升學生英語能力。英文科在初中各級設特色學習活動,例如:英語健康飲食烹飪比賽、英語時裝設計比賽等,以讓學生提升口語能力及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學校亦致力優化語文氛圍,除了中英文科每年均舉辦多項語文活動,學生亦參與英語、普通話作早會宣佈和分享,促使學生能透過多元活動學習語文。此外學校亦積極推行中英文閱讀計劃及安排午讀課,以打穩學生語文的基礎。
學習和教學策略 教師團隊致力成為學習型社群,重視專業討論及教學成效。學校推動各項觀課交流、共同備課、集體討論、課研時段、公開課等專業發展措施,讓所有教師都能透過互相觀摩(同科或跨科)、反思檢討,以提升學與教成效。學校著重閱讀,中一至中四均設有固定午讀時段,培養同學的閱讀習慣。學校在發展跨學科閱讀上多次獲教育局肯定,教師團隊致力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各科設有科本閱讀計劃,配合不同推動閱讀措施,包括:書展、閱讀週會,尋訪書、書籍分享、漂書角等活動,讓同學拓闊閱讀面,增加興趣和見識。學校會透過各級學習分析問卷以適時回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另外,透過學習策略培訓課程,加上不同學習聚會、講座和特別課,讓學生掌握各種提昇學習效能的方法。整體上教師們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歷、著重參與及思考,使學生能在學習中體驗生活,建構知識,培養終生學習態度和能力。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 選科組合不受制於文理分流模式,部份選修科目以英語教學。高中同學亦可修讀應用學習課程以擴闊學習機會。<br>2. 課程重點:本校為各級學生提供廣闊、均衡及多元化的課程。中一至中四推行跨學科閱讀活動,重點建立學生閱讀習慣及語文基礎。為幫助中三學生了解高中課程,中三設立多個高中選修科目。每學年上下學期均設全方位學習日,讓中一至中五同學均能走出課室,到全港各地甚至外地作全方位學習,以豐富整體學習經驗。本校著重學生全人教育,透過各種學習機會:包括:早會分享、周會、多樣化聯課活動、品格教育課、褔音週、宗教課等時段,培養同學正面價值觀及建立積極人生觀。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學校以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原則,審慎編班、調配教師、開辦輔導班、聘任專責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藝術治療師等,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部分學科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調適課程、設計增潤練習或為學生安排課後輔導。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學習支援組由統籌主任領導,主要成員包括副校長、助理校長兼輔導主任、學務主任、支援老師、輔導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和各相關教師,一同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學校運用學習支援津貼聘請輔導員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援,亦有外購言語治療服務及其他小組活動,為學生提供適切的訓練,包括讀寫訓練、社交技巧訓練、專注力訓練及提供輔導服務等。我們亦透過課業及測考調適等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協助提升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成效。<br><br>在教師團隊方面,校方定期向全體教師發放融合教育資訊、舉辦專題講座、安排及鼓勵教師報讀相關課程,亦會按需要與教師召開會議,以協調個別同學的特殊需要,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br><br>本校重視家校合作,並已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面談、陽光電話、電子平台與家長商議和檢視學生的支援策略。本校亦與不同專業人士協作,定期進行個別會議及學生評估,讓家長及學生一同參與制定、檢視個別學習計劃。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家校合作 學校重視與家長的交流和合作,家校間溝通緊密。家長信任學校,尊重和接納學校管教學生的方法,對學校的態度是既友善又支持。學校視家長為合作伙伴,家教會積極協助學校發展,動員家長舉辦敬師周、成立「愛苗教育基金」和家長資源中心等。
校風 視學及外間對本校的評價:「學校校風純樸,學生純良守規,師生關係融洽,亦師亦友」。學校又著重推行全校參與的輔導服務,為學生提供各項輔導計劃和活動,如「成長小組」、「領袖訓練」及「多元培育營」及「生命奮進營」等,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和價值觀,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學校發展計劃 學校以三年發展計劃為基礎,訂定每年的周年校務工作計劃,讓全體師生更瞭解和關注學校的發展策略,並藉著「策劃──推行──評估」的循環,讓學校不斷自我完善。本周期的學校發展計劃包括了以下三個關注事項:<br>關注事項一:藉七十周年校慶持續深化學生擁有「基督人」的素質,以協助學生迎向未來<br>關注事項二:持續深化學生擁有「自主學習者」的素質及學習的技巧<br>關注事項三:承傳辦學使命及願景,建構學校智慧資產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學校重視教師專業發展,鼓勵教師持續進修,於上課時間表設定課研節,不時籌辦校本教師研討會及工作坊,組織教師交流團等活動,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及拓闊視野。
全方位學習 根據新高中課程,「其他學習經歷」是三個組成部分之一,與核心及選修科目相輔相成,讓學生達至全人發展。學校與時並進,為學生提供多種不同的「其他學習經歷」機會,鼓勵他們參與五個範疇的「其他學習經歷」活動,包括體育發展、社會服務、德育及公民教育、與工作有關的經驗和藝術發展。<br>除上述提及的五個範疇外,學校更提供多項學術及興趣類活動供學生選擇,讓學生經歷多采多姿的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