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鏡波學校
鄧鏡波學校

九龍天光道16號

奉行會祖鮑思高神父「預防教育法」,配合社會需要,促進全人發展,宣揚福音,實踐「立己立人」的精神,並培育學生成為「良好的公民與熱誠的基督徒」。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江志釗神父
校長 葉兆港先生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辦學團體 鮑思高慈幼會
宗教 天主教
創校年份 1953
校訓 立己立人
學校佔地面積 約 17,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50"
學生會會費 "$25"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雜費 $300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71
全校教師總人數 74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3%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59%
特殊教育培訓 27%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28%
5-9年 7%
10年或以上 65%

中一班數 5
中二班數 5
中三班數 5
中四班數 5
中五班數 5
中六班數 5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宗教、電腦認知、音樂、體育、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綜合人文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中一、中二級:數學、科學、地理;<br>中三級: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體育、宗教倫理、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設計與應用科技、資訊及通訊科技、旅遊與款待、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體育(文憑試課程)<br>應用學習科目:室內設計、電腦遊戲及動畫設計、健康護理實務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經濟

語文政策 本校語文政策涵蓋以下三方面:<br>1. 為配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教授三個指定非語文科目時,校方在初中安排部分班別以全英語授課。校方亦確保學生在高中修讀相關科目時,有接受英語教學和母語教學的機會。<br>2. 學校設有早讀,也鼓勵同學參加校內外的閱讀推廣活動,提升英文、中文及普通話三個語文科目的教學素質和學習成效。學校注重跨學科閱讀,推動英文和中文與其他科組的合作,同時安排不同的校內及校外語文活動,讓學生參與。<br>3. 學校為三個指定的非語文科目安排不同的英語延展教學活動,配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進度、需要、興趣,以及期望。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採用適異教學,培養學生探究學習及自主學習的能力。並推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包括電子學習,致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能主動地從老師的回饋中不斷改進。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本校在2023/2024新高中設有3X選修科目及應用學習科目,學生可按興趣和能力選讀。<br>2. 課程重點:初中中、英、數、綜合人文、科學及設計與科技推行校本課程,因應學生的不同能力,進行教材調適,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全校安排德育課,擴闊學生的學習經歷。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學校設有小組策劃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聘請校外專業人士,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支援。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透過資源調配,提供適切和多元化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本校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一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有效促進家校合作,每年舉辦講座,讓家長掌握管教子女的技巧。學校每年舉行兩次家長日,讓老師與家長面對面商談學生的學業和成長問題。除每年的刊物外,家教會定時向家長派發每月簡訊,讓家長對學校的活動增加了解。遇有需要時,學校會以eClass Parent App向家長發佈消息。
校風 本校校風純樸,以建立和諧校園,培養學生實踐「立己立人」的精神為目標,強調「關愛共融」的校園文化。本校鼓勵學生留校午膳,並於午膳後為他們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
學校發展計劃 學校在2022-2025年度分階段進行以下的發展計劃,包括鼓勵老師進修,成為學習型的專業團隊,發展適異教學,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自信,提升學生的抗逆力。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學校重視教師的資源增值,以配合學校發展。每年舉行三次教師發展日,配合當年的關注事項。各科積極推行「共同備課」和「同儕觀課」。學校鼓勵教師持續進修,並在行政安排上盡量給予配合。此外,學校有系統地照顧新入職教師,使他們盡快融入本校專業的教師團隊中。
全方位學習 為確保學生得到全人發展,全校除了設有35項課外活動外,還有11個慈青善會及其他學生自治組織,包括學生會、領袖生聯會、扶少團等,更定期安排社區公益活動及多元智能挑戰營讓同學參與,發展學生潛能,豐富學生的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