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羅撒書院
聖羅撒書院

新界沙田銀城街29號

承襲基督自我奉獻、博愛世人及宇宙萬物的精神。在充滿愛和服務精神的學校大家庭中,以福音精神及中華文化特質提升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整合地成長。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鍾雄峰先生
校長 練茂棠女士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辦學團體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
宗教 天主教
創校年份 1948
校訓 忠誠仁愛
學校佔地面積 約 6,76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100
學生會會費 "$2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特定用途收費︰$300(中一級至中五級)、$200(中六級)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64
全校教師總人數 64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88%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8%
特殊教育培訓 34%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42%
5-9年 13%
10年或以上 45%

中一班數 5
中二班數 5
中三班數 5
中四班數 5
中五班數 5
中六班數 5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宗教、德育及公民教育、普通話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公民、經濟與社會、英語文學、綜合科學、地埋、歷史、電腦、家政、視覺藝術、音樂、體育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文學<br>(非公開考試科目:宗教、德育及公民教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包括延伸部分單元一及單元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英語文學、生物、化學、物理、經濟、地埋、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br>(非公開考試科目:體育)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語文政策 本校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但亦強調兩文三語之重要性。(詳情請參閱2023/2024學年的開設科目及2024/2025學年擬開設科目的資料。)
學習和教學策略 教師循循善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本校近年加強推行混合式教學及電子學習,教師透過不同的網上學與教平台,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除著重學業成績及培養閱讀風氣外,教師亦安排各項多元化活動,提升學生各項共通能力。提供多元化課程,為學生升讀本地或海外大學作出準備。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並無文科或理科之分別,組合方式十分彈性。<br>2. 課程重點:開設的高中選修科目,均為主流科目,配合學生升讀本地或海外大學。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設學生支援組,由靈修事務、學生輔導、訓導、職業輔導、課外活動及德育和公民教育各負責老師組成,統籌有關工作。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建立關愛、共融校園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學校成立學生支援組,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作統籌,成員包括輔導教師、升學就業輔導教師、中文科教師、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家長提供適切的支援;為加強教師對融合教育的認識及提升專業知識,校方鼓勵教師參與教育局主辦的「照顧不同學習需要」培訓課程,更邀請駐校教育心理學家為全校教師提供培訓;此外,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增聘融合教育教學助理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課後功課輔導班。本校按照「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個別差異,推行正向教育策略以支援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及應試技巧;又外購專業支援服務,如言語治療以協助有言語障礙的學生發展溝通和語言能力,及註冊社工為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同時,校方會按個別學生的需要,作功課及測考調適。本校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恆常溝通機制,定期向家長報告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成果。我們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一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關顧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學校鼓勵教師進修非華語中文教育課程,使教學策略與時並進。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已成立二十五年,每年定期舉辦各項活動。
校風 簡樸生活,務實作風,使學生能和睦相處。設有學生支援組,策劃及統籌有關活動。
學校發展計劃 本校投放大量資源於高中課程發展,為學生進升大學作出準備。開設的高中選修科目,均為主流科目,配合學生升讀本地或海外大學。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由專責委員會統籌有關工作,每年均邀請專家為本校老師安排專業發展活動。
全方位學習 有超過40個學會,活動內容多元化(包括管絃樂團、話劇、學術、電腦、藝術、辯論、社會服務、制服團隊、球類運動),培育學生全面成長。